關鍵字:腎臟
-
健檢發現「腎上腺意外瘤」 非功能性、惡性低不須切除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901近年民眾的健康意識提高,健康檢查風氣盛行;有些民眾接受全身健康檢查,或是局部性的篩檢如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時,意外發現了「腎上腺瘤」。聽到這個陌生名詞,不免讓人擔心:腎上腺瘤是什麼?會不會很嚴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任王繁棻指出,由於非侵入性、高解析度影像技術的廣泛使用,使得偶然發現的腎上瘤(腎上腺意外瘤)發現率逐漸上升。 -
近5年慢性病連續處方箋件數 平均每年約成長200萬件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285許多慢性病患者在醫療院所領過「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慢箋),之後在住家附近藥局領藥,相當方便,但你知道113年全台慢性病就醫人數有多少呢?發出幾張慢箋?答案是1372萬人,且慢箋張數達到4027萬6060件。 -
粽子配料藏痛風危機 腸胃科醫師教你挑食遠離痛風發作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6971端午節將至,粽子應景卻潛藏腸胃負擔。光田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楊勝舜醫師提醒,每年端午節後,因消化不良就醫者顯著增加,主因是糯米不易消化,加上粽子內餡多為高油、高鹽食材。若同時攝取過多高嘌呤食物,恐誘發或加劇痛風問題,尤其高尿酸體質者更應留意節慶飲食。 -
端午粽子別貪吃!當心升糖指數高 恐引發急性血糖過高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657端午佳節將屆,家家戶戶準備歡欣過節,而粽子為滿足味蕾的應景美食,總是讓人忍不住1顆接著1顆。然而,由於粽子主要是由高黏性澱粉-糯米所製成,食材升糖指數高,若過量攝取,容易引發身體不適,包括影響血糖代謝、腸胃道不適以及過度熱量攝取,食用時需掌握正確觀念,才能預防疾病產生。 -
不讓泌尿道感染找上門! 掌握避免復發4關鍵和預防8招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517928歲徐小姐因年前工作繁忙,工作中無法正常如廁而憋尿,且同時減少喝水量,導致她感覺小便有痠痛及灼熱感,經過一天後發現有血尿,驚嚇之餘來國泰綜合醫院泌尿科門診接受尿液檢查,檢查顯示為「泌尿道感染」。在經過藥物治療後,症狀立刻緩解,因忙碌所以她並沒完全將藥物服用完畢,隔沒幾天相同的症狀又跑出來,這次有乖乖的把藥吃完,症狀就完全緩解,這種景象相信很多人都有經歷過。 -
糖尿病腎病變治療關鍵! 整合式照護助延緩腎功能惡化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857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顯示,台灣洗腎人口比例高居全球首位,其中超過9成的末期腎病患者,其病因源自慢性病變,尤以糖尿病腎病變(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最為常見。這些病患往往同時罹患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等多重共病,使得疾病控制難度大增,所需藥物類別繁多,照護需求也日趨複雜。 -
國人赴中國進行器官移植背後黑幕! 醫曝價差達數百萬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946「台灣病患被當成肥羊宰!某些仲介甚至聲稱提供全程醫療陪同、指定醫師團隊等所謂高端服務,實則藉機多收數百萬元。」台灣國際器官移植關懷協會副理事長黃士維醫師在彰基醫學中心舉辦「境外器官移植的演變與倫理議題」專題演講中,嚴正揭露台灣病患赴中國接受器官移植的真相。他指出,這些病患不僅被迫支付遠高於當地行情的鉅額費用,更淪為醫療黑市與人權迫害的幫兇,背後是一條黑暗的醫療商業利益鏈,至今仍在地下活躍。 -
三高患者慢性腎病風險增! 醫師盤點慢性腎病危險因子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8038台灣曾被喻為「洗腎王國」,洗腎人口逼近10萬大關,研究證實,糖尿病、高血壓和肥胖是導致慢性腎臟病的主要原因,改善三高為預防慢性腎臟病的關鍵。112年全國成人健康資料顯示,15%受檢者腎功能異常,其中高血糖者風險最高,每10人就有3人腎功能異常;高血壓患者則是每5人1人異常;若同時合併三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異常比例高達3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