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台灣曾被喻為「洗腎王國」,洗腎人口逼近10萬大關,研究證實,糖尿病、高血壓和肥胖是導致慢性腎臟病的主要原因,改善三高為預防慢性腎臟病的關鍵。112年全國成人健康資料顯示,15%受檢者腎功能異常,其中高血糖者風險最高,每10人就有3人腎功能異常;高血壓患者則是每5人1人異常;若同時合併三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異常比例高達3成。
▲慢性腎臟病危險因子。(圖/賴台軒醫師提供)
慢性腎病無症狀易被忽略位 居非傳染性疾病10大死因第7名
台大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賴台軒表示,慢性腎病位居非傳染性疾病10大死因排行榜中第7名,但因幾無症狀,以致容易被忽略,建議30歲起多多用公費成人健檢檢查,並做好健康管理,遠離洗腎風險。
「高血壓、糖尿病為慢性腎病發生與進展的主因」賴台軒說,慢性腎病無聲無息,許多患者在早期並無明顯明顯症狀,如果又有三高疾病,則惡化速度更快,一旦腎臟衰竭,就需洗腎,且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
▲114年納入成人預防保健服務880方案。(圖/國健署提供)
今年起免費提供30至39歲民眾 每5年1次成人健康檢查
為此,國健署自今年起免費提供30至39歲民眾每5年1次,40至64歲民眾每3年1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成人健康檢查,希望讓慢性腎臟病患遠離洗腎風險。
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近3年來,國內新發生洗腎患者人數逐漸下降,顯示民眾愈來愈重視腎病問題,希望善用成人健檢,並妥善控制3高疾病,保護腎臟,以免影響腎臟健康。
國健署「護腎8招」準則 指導民眾正確保「腎」觀念
吳昭軍提出「護腎8招」,提供正確保「腎」觀念。
1.均衡飲食:均衡攝取6大類原型食物,避免加工食品、甜點、油炸物等太油、太鹹、太甜的食物。
2.飲水充足:一般健康成人建議每日攝取約2,000c.c.的水,維持腎功能健康。
3.規律運動:培養定期運動習慣,建議每週至少150分鐘的中等費力身體活動,有助於保持健康與控制體重。
4.定期量血壓722:健康成人血壓參考值應小於120/80 mmHg,遵循722原則定期測量血壓,「7」連續7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1次、「2」每次量兩遍,取其平均值。若發現血壓異常,應尋求專業醫師諮詢。
5.控制體重:維持理想體重,保持BMI在18.5kg/m2至24kg/m2之間有助於控制三高,降低慢性腎臟病發生風險。
6.戒菸保健康:吸菸會使流向腎臟的血液減少,降低腎臟正常運作能力,可透過國民健康署免付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尋求專業協助。
7.謹慎用藥:避免長期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止痛藥及來路不明之中藥等。若服用藥物有問題,應尋求專業醫生或藥師諮詢。
8.控制三高:控制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危險因子,培養健康生活習慣,並配合醫師服用藥物與治療,延緩慢性腎臟病發生。
定期健檢與衛教資源 幫助民眾遠離腎臟病風險
國民健康署為使國人更了解腎臟病,延緩疾病進程,除推動免費成健,針對發現有腎臟病風險因子或是腎功能異常患者,由專業醫療人員提供三高控制、戒菸、營養及運動等相關知識,給予適切的衛教指導及醫療照護。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今夏濕熱有感!濕疹、汗皰疹易爆發 中醫教你改善方法
▸健保永續藥師同行! 從給付制度、藥價政策到專業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