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脫皮
-
異位性皮膚炎紅、腫、癢 角質層越抓越破損恐加重病情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130北醫校友會教育基金會與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10月17日於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健康講座,北醫附醫皮膚科主治醫師林明秀,特別為上百位聽眾,講解異位性皮膚炎發生原因,同時也提醒異位性皮膚炎痊癒需要時間,治療過程中切忌不要抓皮膚,否則皮膚修復時間會拉長,不舒服時間也就越拖越久。 -
手指邊緣頻冒「肉刺」超煩! 常做這5件事情都是幫兇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445指甲邊緣脫皮、出現小肉刺,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皮膚科主任黃瑞雲說,可能是因為疏於保養,導致指甲邊緣的皮膚過度乾燥而形成,與體內營養缺乏或內臟反映的健康警訊關係不大 。 -
報復性旅遊享受海水山嵐 獨木舟戲水雙腳曬傷好嚇人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843書田診所整形美容科主任醫師黃季怡表示,個案在上午8時至12時玩獨木舟,一時大意沒有任何防曬措施,加上穿著短褲,海面上完全沒有陰影遮蔽,同時由於海水反射,而且水上活動不容易發現到自己已經曬傷,而個案泛舟結束雙腿就已經嚴重發紅開始刺痛,但個案卻不以為意,繼續明天爬山行程。 -
會癢的一定就是香港腳? 錯誤認知亂抹藥恐延誤治療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462國泰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曾奕騰表示,門診時都會聽到「我腳底常發癢,有時候還會長小水泡,擦過很多香港腳藥膏,為什麼都沒有好?」等類似的疑問,患者認為香港腳只是小毛病,為何拖了好久,卻未能痊癒。 -
全台進入梅雨季 高溫潮溼適合黴菌孳生香港腳來報到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90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梅雨來臨,多雨加上氣溫25至30度環境,這個季節最適合黴菌孳生,只要腳掌腳趾潮溼,又悶在鞋襪中,很難不會罹患香港腳,冒出水泡、脫皮、腳臭、發癢、滲出液體,持續復發。 -
小傷口也可能致命 蜂窩性組織炎嚴重恐引發敗血症亡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559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當身體抵抗力下降,或皮膚上有傷口沒有處理好,皮膚的寄生細菌金色葡萄球菌與鏈球菌,就有可能入侵到皮膚下層,導致發炎感染,出現紅腫、發熱、疼痛等症狀,因為感染部位腫脹,皮下呈現類似蜂窩形狀,因此稱為蜂窩性組織炎,跟蜜蜂或蜂窩沒有關係。 -
聽到咳嗽就想逃! 「疫情焦慮症」乾洗手洗到手脫皮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258施加佐表示,最近門診中有1名病患開口說,自己似乎有了「疫情焦慮症」,每天都在擔心確診人數,外出總擔心別人不戴口罩或咳嗽,頻繁用酒精噴手到脫皮,仍然忍不住一直使用乾洗手,看到醫院的防疫措施就非常緊張,擔心自己與家人得病,加上營運公司暫時停擺,覺得養不起員工,對未來想法非常悲觀。 -
民眾瘋搶次氯酸水防疫消毒 用在人體究竟行不行?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7496詹富盛醫師接受雲說書專訪中提到,其實在美國FDA早有核准次氯酸水使用在皮膚消毒清潔及眼藥水。仔細了解次氯酸水的成分和功效後,發現次氯酸水和酒精比起來更安全無刺激,不但滅菌、滅病毒方面優於酒精,還有成本低、取得方便等優點。在台灣,同樣有經衛福部核准二級許可證、濃度介於20至200ppm的微酸性次氯酸水,其適應症可使用於皮膚傷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