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胚胎
-
國健署揭人工生殖技術常見迷思 鼓勵及早規劃適齡生育
兩性關係 / 不孕症9563內政部111年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全國女性生育第1胎的平均年齡為31.43歲,與20年前的26.9歲相比增加4.53歲,而初次生育婦女當中,35歲以上占4分之1。現今越來越多女性因人生規劃積極詢問凍卵,認為趁年輕保存卵子,對於延後生育就有絕對的保障,國民健康署宣導,女性高齡懷孕風險不會因凍卵而消失,因此適齡生育很重要,就算凍卵也要及早規劃生育時機。 -
卵巢早衰增不孕風險!症狀不明顯易輕忽 應及早做檢測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8297卵巢早衰的原因可分成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大部分是先天因素,例如在出生之後,卵巢的細胞存量就比較少。陳志宏院長說,後天因素包括卵巢發炎、卵巢手術、壓力過大、作息不正常、吸菸等。 -
試管嬰兒長大了! 姐姐立志要幫不孕夫婦「做人成功」
兩性關係 / 不孕症5946衛福部在2024年2月底,舉辦《人工生殖法》修法公聽會,邀集各界討論未婚女性、同性伴侶等是否能接受人工生殖,以及代理孕母等議題。雖然衛福部3月份還要討論,廣泛收集意見,不過,與會各界都認為,法令精神要以子女權益為最優先考量。 -
試管4次沒成功!不孕症治療輔助1檢測 順利產下龍鳳胎
兩性關係 / 不孕症11765游姿寧醫師解釋,EndomeTRIO子宮內膜三合一檢測是歐洲基因檢測公司透過AI智能大數據所研發,就是拿1次的檢體,可以做3個檢測。首先,利用子宮內膜容受性檢測(ERA),可以了解患者子宮內膜的著床窗期,找出最佳胚胎的著床時間。 -
婦人受子宮內膜異位症所苦多次流產 積極治療做人成功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13514子宮內膜異位症常見侵犯子宮和卵巢,如果子宮內膜組織跑到子宮內膜以外之處,如到子宮肌肉層時稱為「子宮肌腺症」;若跑到卵巢則稱為「巧克力囊腫」;也可能跑到骨盆腔底或直腸上方,甚至侵犯膀胱直腸,造成經期血尿、血便等。雙和醫院婦產科專任主治醫師許越涵醫師表示,目前醫學認為可能與經血逆流、基因和免疫系統有關,但尚無確切定論。 -
未婚癌友陷生育、抗癌兩難? 及早凍卵助癌友成功生育
兩性關係 / 女人幫994832歲已婚女性小君(化名),5年前於奇美醫院被診斷出患有惡性乳腺腫瘤,手術後發現已有淋巴轉移,需進一步接受化療,但小美擔心化療藥物對卵巢造成損傷,可能引發卵巢早衰而無法生育,因此,血液腫瘤科醫師轉介小美至生殖醫學科門診,諮詢生育保存問題;與醫師討論後,她在化療前選擇6顆胚胎進行冷凍,去(111)年進行胚胎植入後成功產下1名寶寶。 -
29歲女備孕7年沒消息 醫揪「不孕」原因成功懷3胞胎
兩性關係 / 不孕症9705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劉邦斌表示,「不孕症」是指男女雙方經過1年未避孕的性生活後,仍未順利懷孕,此情形又可分為原發性不孕症與繼發性不孕症,前者指的是從未有過懷孕的經驗,後者則是曾有過懷孕的經驗。 -
龍年生龍寶寶!把握「做人」時機 中醫調理體質助好孕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100張若偉中醫診所院長張若偉表示,女性要調理好孕體質,掌握月經週期的規律性尤其重要,排卵期大約發生在經期第1天起計算的第14天,很多女性較難受孕往往是因為排卵期障礙,除少數因先天性卵巢疾病外,多數都是後天生活影響,除了肥胖容易導致不孕,壓力、熬夜追劇、滑社群媒體等習慣晚睡、睡眠不足,加上如果夫妻2人都晚睡,往往體力不濟、「性」致缺缺,自然難以懷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