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胎盤剝離
-
懷胎6月早產!馬偕跨團隊助雙胞胎間隔生產 提高存活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510鄭太太腹中的雙胞胎相繼於妊娠23週及25週提早出生,出生時體重僅570克及830克,礙於正值今年5月疫情嚴峻期,在將近4個月的住院時間,雙胞胎全仰賴馬偕兒童醫院新生兒科團隊照顧,在分別住院120天及92天後,終於在9月初相繼出院。 -
寶寶等不及在救護車出生 急診醫師著兔寶寶裝即刻救援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772振興醫院婦產部產科孫大威主任表示,急產的定義是,從有產痛,到生產完成分娩,整個過程少於3個小時,其實急產的發生率並不高,發生率大約只有2%,而且大部分都發生在經產婦,初產婦發生機率就更低了,因為經產婦的子宮頸曾被撐開過,彈性變得較為鬆弛,容易再次撐開,當胎頭往下降時,子宮頸擴張的速度會比初診婦來得快。 -
胎盤剝離 高危險群不慎恐胎死腹中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460根據臨床顯示,約150到200人當中,有1人會出現胎盤剝離。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表示,懷孕期間若發生「胎盤剝離」,母體本身可能為此症的「高危險族群」,如高齡產婦、妊娠高血壓、本身為慢性高血壓患者、早期破水、抽菸、吸毒、外力撞擊等,其中曾發生過胎盤剝離,懷有下一胎時,約5%至15%的機率會胎盤剝離。 -
高齡婦女拚龍子 子宮肌瘤來攪局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052台南市立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陳宗仁表示,他的們診最近有一位38歲的婦女來看診,表示想要再龍年懷個龍寶寶,但是已經嘗試數個月,都沒有成功;經過婦科超音波檢查後發現,這位婦女的子宮有2顆各約4公分的肌瘤;而另一位39歲的婦女第一次懷孕,目前妊娠8週,在第一次產檢的時候,透過超音波檢查,也同樣發現子宮裡有一顆大約8公分的肌瘤。 -
懷孕期的子宮肌瘤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276子宮肌瘤是子宮的平滑肌局部增生所造成。懷孕時期因為荷爾蒙的急遽上升,往往使原本的子宮肌瘤變大,尤其在懷孕的前半期,但也有一部分的肌瘤在懷孕期並無明顯的變化,甚至有些大顆的肌瘤在孕期後期會有變小的情形。根據統計,懷孕時期發現有子宮肌瘤的孕婦約佔3-13%,大部分都無明顯的症狀,但其中約有一成的孕婦會有明顯的症狀,包括下腹疼痛、壓迫感、骨盆腔不適等等,這些症狀在適當的休息與藥物治療後大都可以獲得改善。然而,子宮肌瘤對懷孕的影響還有可能造成孕期的一些併發症,包含懷孕早期的流產,懷孕中後期的早產、羊膜早期破水、胎盤剝離、前置胎盤、胎兒胎位不正、阻擋產道而需剖腹產,產中或產後影響子宮收縮而增加大出血的機會,影響不可謂之不巨。 -
牙周病菌參與動脈粥狀硬化 造成心血管疾病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