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胃腸肝膽科
-
醫學罕見病例!34歲男長期腹脹就醫 驚見百顆小腸腫瘤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936台北中山醫院近日成功完成1例極為罕見的腸道手術,1名34歲男性因長期腹脹就醫,經影像檢查驚見小腸內藏有大量脂肪瘤性息肉合併多發性憩室及部分腸阻塞,最終經剖腹手術,成功切除總重達2.5公斤的病變組織。患者術後恢復良好,10天後順利出院,進食與活動一切正常。由於該病例罕見病變位置及規模,醫療團隊已計畫整理成案投稿國際期刊,期盼為全球醫界提供重要參考,並呼籲若曾有檢查發現脂肪瘤、息肉等良性腫瘤,即便無症狀也應定期追蹤。
-
大便潛血不要直覺是痔瘡而輕忽 醫提醒恐為大腸癌警訊
癌症新知 / 腸癌9677大腸癌早期無症狀難以防治,已連續多年蟬連台灣10大死因前3名,威脅全民健康。國健署今年起擴大篩檢對象,45至74歲以上國人可免費接受2年1次免費篩檢,為的就是及早發現與治療。羅東博愛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楊增慧副院長指出,早期大腸癌靠內視鏡切除病灶即可治癒,因此及早篩檢是為自身爭取更多治癒機會,千萬不可輕忽。 -
每日血便逾10次!婦確診潰瘍性結腸炎 治療控制迎曙光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860現年58歲陳女士15年來深受腹瀉、腹痛、血便所苦,尤其近幾個月嚴重到夜不成眠、1天跑10多次廁所、甚至常常滲漏糞水,讓她苦不堪言。所幸經彰基醫學中心顏旭亨醫師收治,確診為潰瘍性腸炎、並以進階藥物治療,陳女士終於可以安心擔任兒子的婚禮主婚人。 -
毛髮結石堵塞腸胃 8歲女童腹痛嘔吐竟是異食癖惹的禍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76091名年僅8歲的女童小安(化名),在長達3個月期間受間歇性腹痛所苦,近日因症狀加劇並伴隨頻繁嘔吐,被送往醫院緊急治療。經檢查後,發現小安的胃部及小腸內充滿毛髮結石,導致部分腸道阻塞,後透過手術成功取出多顆毛石,並轉與兒童心智科診治,目前女童情況穩定,並持續接受心理與營養治療。 -
5旬男腹痛暈眩、酒後不適 經胃鏡檢查已是食道癌第3期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7299酒後不適暗藏危機!台中1名50多歲的戴先生從事服務業,平時有吸菸、喝酒及嚼檳榔的習慣,最近半年陸續出現上腹疼痛及暈眩症狀,尤其在喝酒後特別明顯。以往只要前往急診施打點滴及服用藥物後就會緩解,但是最近症狀越發嚴重且持續時間越來越長。轉至門診做上消化道內視鏡胃鏡檢查,發現有胃食道逆流、胃潰瘍等病症,同時在烏日林新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蘇品碩的細心檢查下,揪出中段食道有一處約莫2公分極不明顯的暗紅病灶,合併有約0.3公分的小瘜肉,經切片檢查確認為食道鱗狀上皮細胞癌第3期。 -
聚餐狂嗑大魚大肉!男子未補充蔬果 竟釀大腸憩室發炎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094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康本初表示,大腸憩室是由於腸道中的壓力過大,大腸的腸壁向外膨出形成囊狀突起物。60歲以上族群可能有50%的人有大腸憩室,尤其經常便秘者、腸道蠕動異常、纖維攝取量少、久坐、BMI過高、有吸菸習慣等,都是憩室的好發族群。 -
阿嬤解黑便、頭暈竟小腸出血 氣囊式小腸鏡精準揪病灶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79882歲的陳女士,長期患有末期腎臟病,每週規律洗腎3次。半個月前,解便時發現變為軟質黑色,偶爾還會頭暈無力。於是到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吳佩叡門診就醫,吳醫師懷疑可能是小腸出血,於是安排膠囊內視鏡檢查。檢查發現空腸有出血情形,隨即安排氣囊式小腸鏡檢查並進行止血 -
胰頭癌致膽道、十二指腸阻塞! 男子放置支架化險為夷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762458歲的李先生因全身黃疸、腹脹及進食困難等症狀就醫,經檢查為胰頭癌引發膽道阻塞與十二指腸阻塞,因此需接受膽道與十二指腸金屬支架置放手術。他在術後症狀顯著改善,不僅黃疸消退,進食能力恢復,目前病況穩定,也能持續接受化療對抗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