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肺
-
七旬翁中風後逐步脫離鼻胃管 AI快速評估吞嚥功能助攻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507672歲陳先生日前突然說話不清和吞嚥困難,在家反覆嗆咳2天後被家人帶來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腦中風中心主任暨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謝孟倉門診,經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確診為延腦外側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治療後病情日趨穩定,但仍舊吞嚥困難,無法安全進食、喝水,只能仰賴鼻胃管。長期下來不僅體重驟減、情緒低落,更因吸入性肺炎風險倍增,讓家屬焦慮不已。 -
秋分節氣到! 中醫:百合蓮子湯助養陰潤肺、緩解秋咳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929秋分之際,涼飆起夕,閑境入幽情。秋分是24個節氣中的第16個節氣,代表這1年已經過了3/4了。此時太陽直射赤道,「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晝夜幾乎等長,在這之後,北半球白天逐漸縮短,黑夜逐漸加長,氣溫也會隨之下降。秋分正值秋季的中點,既有秋高氣爽的舒適,也開始出現「燥」的特質。 -
別被新型菸品騙! 胸腔科醫揭電子煙和加熱菸健康陷阱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6438科學家追蹤近25萬名使用者長達4年發現,即便只使用電子煙,罹患慢性肺阻塞和高血壓的機率仍明顯上升。同一時間,曾因專利爭議而退出的加熱菸品牌重返美國市場,再度點燃新型菸品安全性的辯論。 -
入秋眩暈易發作!眩暈是現代文明病 醫歸納成因與治療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294李宏信醫師進一步解釋,耳朵構造由外耳、中耳和內耳組成,其中內耳有負責聽覺的蝸牛體和掌管平衡的三半規管,當前庭系統的三半規管發生病變、不平衡,就會引發眩暈耳鳴。內耳蝸牛體和三半規管是管狀構造,裡面分為內淋巴和外淋巴2大系統,中間有隔膜,若因車禍外傷導致薄膜破裂,內外淋巴液體混在一起,導致不平衡,就會引發眩暈。 -
高齡長者髖關節骨折增 新式人工髖關節置換重拾行動力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250重仁骨科醫院陳良美醫師指出,近年來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病患比例逐漸增加。其主要原因在於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許多長者因骨質疏鬆,一旦跌倒便容易造成髖關節骨折;同時,髖關節長期磨損也常導致退化性髖關節炎。此外,若因酗酒或其他因素引起股骨頭壞死,當病程進入末期時,人工髖關節置換往往是唯一的治療方式。 -
日常小病小痛突然找碴? 中醫師推「中醫急救包」備用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77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小病小痛,例如感冒、腸胃不適、扭挫外傷等。這時候,如果家中備有一些常用的中藥材,就能在第一時間派上用場,為我們的健康提供即時的幫助。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家裡該準備哪些中藥,打造一個實用的「中醫急救包」吧! -
CPR是救命關鍵 專家呼籲推廣急救教育掌握黃金搶救期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0812025年初歐洲復甦委員會(ERC)和歐洲駕駛學校協會(EFA)合作倡議「學習當駕駛、同時學習CPR」的計畫。其計畫的來源是當身邊有人突然倒下、失去意識時,您可以幫忙採取行動!2024年底美國醫學界發布的最新研究結果:只要在心跳停止後的前兩分鐘內開始進行心肺復甦術,患者的存活機會能提高8成以上,腦部功能受損的風險也能大幅降低近1倍。 -
心肌梗塞症狀不僅只是胸痛 肩痛、噁心都是可能的徵兆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233心肌梗塞在真實生活中的表現可能非常多樣,且往往沒有這麼明顯,以至於經常被忽略,進而延誤就醫時間。根據衛福部資料統計,心血管疾病是台灣10大死因中的第2位,其中「急性心肌梗塞」就是主要的元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