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
-
及早發現癌前病變保健康! 北市推篩檢線上刮大獎開跑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4446癌症為台北市10大死因之首,發生年齡有年輕化趨勢,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於114年擴大癌症篩檢年齡,以降低癌症發生率,為鼓勵市民養成定期癌症篩檢習慣,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及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合作舉辦「健康特務行動:刮出你的身體密碼」癌症篩檢線上刮刮卡活動,凡居住台北市且符合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或口腔癌本次活動篩檢資格者,且於活動期間完成任一項篩檢,即可參加線上刮刮卡活動,獎項高達千餘名,未刮中者,還可參加「隱藏寶藏加碼獎」,有機會抽中首爾來回雙人機票及飯店住宿券,活動總獎金高達30萬元,趕緊揪親朋好友一起來篩檢! -
癌症時鐘快轉17秒!肺癌連2年霸榜 腸癌乳癌緊追其後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23237新冠疫情期間許多民眾畏懼就醫,癌症篩檢人數減少,讓111年癌症新增人數大增8531人,平均每4分2秒就有1人罹癌,癌症時鐘一口氣快轉17秒,均創下近10年記錄。衛福部國健署今(19)日公布111年癌症登記報告10大癌症排行仍由肺癌蟬聯拿下首位,大腸癌、女性乳癌則分別位居2、3名。 -
男業務接受健檢竟發現患大腸癌 醫曝8大常見危險因子
癌症新知 / 腸癌8039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梁程超副院長表示,考量到林先生有長期抽菸史,而且飲食習慣偏愛吃高油脂、不愛吃蔬菜,所以在這次健檢項目特別加上腸胃內視鏡及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結果健檢當天影像報告出爐後發現,長期有抽菸史的他,肺部已有支氣管壁增厚及輕度浸潤現象,影像科醫師評估後,認為可能與長期抽菸引發肺部慢性發炎相關。 -
每4分19秒有1人罹癌 10大癌症肺癌擠下大腸癌首居冠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39111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出爐,肺癌首度位居10大癌症排行之首,110年新增1萬6880名癌友,擠下連續15年排名第1的大腸癌,成為危害國人健康最嚴人重的癌症,大腸癌退居第2,新增1萬6238人。至於被喻為癌王的胰臟癌,則第1次擠進第10名,新增3190人。 -
肺癌5年存活率不到4成! 這2類人應盡早做LDCT篩檢
癌症新知 / 肺癌6096根據衛福部資料,癌症已連續41年居10大死因首位,其中肺癌已連續多年蟬聯榜首。據2018年統計台灣肺癌發生率為全球第15名、亞洲第2名,肺癌風險因子包含家族遺傳、環境空污暴露、長期致癌物接觸(如吸菸及二手菸),以及本身有慢性肺部疾病等。由於致癌的來源較為多元,而且部分原因難以避免,加上早期多無症狀,常因其他原因就診,照胸腔X光後才意外發現,2019年統計台灣初診斷肺癌為第1期僅約3成,至少40%發現時即為第4期末期癌症。因發現偏晚,肺癌整體5年存活率僅35.4%。 -
癌症篩檢追陽計畫!衛福部投5億預算 提高陽性追蹤率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3965衛福部國健署長期推動成人癌篩,每年約500萬人參與篩檢,每年約有22萬名篩檢陽性個案,但其中2成(4萬多人)並未定期回診追蹤,一旦確診,幾乎都到晚期,為此,衛福部投入5億預算,從6月1日起推動「全民健康保險癌症治療品質改善計畫」(追陽計畫),獎勵醫療院所,希望讓陽性追蹤率從現有8成提高至9成。 -
擴大世界癌症日影響力! UICC:有3分之1癌友可治癒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503每年的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是由國際癌症控制聯盟(UICC)所發起的1項倡議,而從2022年至2024年主要的宣傳主題為縮小癌症的照護距離,UICC希望用為期3年的影響力運動讓世界癌症日不僅僅只存在日曆上的一天。UICC指出,每年有超過1,000萬人死於癌症,藉由宣傳活動的推動,期盼全球公民從認識癌症到團結努力共同的力量,減少癌症在全球各地的健康威脅及提高生活質量和癌症存活率。 -
健康檢查該安排哪些項目? 醫師建議:6大方式可參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997健檢項目應該如何安排呢?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主任醫師沈彥君表示,由於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健康狀況不同,光靠基礎健檢是不足的,建議民眾可將年齡、生活習慣、個人病史、家族病史、有需要回檢追蹤的地方等資訊納入考量,若還不太知道怎麼選,也能和醫師諮詢討論,設計出一套最適合自己的健檢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