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肥胖
-
告別「濕」控人生! 醫盤點尿失禁4大類型與治療趨勢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8244現代尿失禁治療已走向多元整合、個別化方案,王欣怡醫師說明,輕微尿失禁初步會採取保守治療,像是請患者利用凱格爾運動訓練骨盆腔底肌肉進行收縮,但必須持之以恆至少3個月以上,才能獲得有效改善;再者是到醫院進行1周1至2次骨盆腔底肌肉神經電刺激或坐磁波椅,透過外在協助刺激骨盆腔肌肉收縮。根據臨床統計,2種方式搭配訓練,效果會加乘。 -
減重其實並不難? 研究:睡得飽、早餐吃蛋是2大關鍵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8272現代人因為膽固醇或血脂過高,到醫院求診的比例越來越高。除了飲食控制,醫師、營養師與衛教師常常會叮嚀:「要多運動喔!」那運動到底怎麼幫助我們降低膽固醇和血脂?真的有效嗎?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表示,剛開始運動時,身體主要先燃燒肌肉裡的肝醣當作能量來源,接著會消耗血液中的葡萄糖與肝臟的肝糖,大約運動半小時後,醣類不夠了,身體才會開始動用血液中的脂肪當能量來源。 -
健康減重不復胖! 中醫「標本兼治」教5穴位改善體態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10352肥胖已成為全球關注的健康議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22年報導指出:全球有超過10億人體重過重,且數字持續增加中。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臺灣成人過重及肥胖比率達47.9%,約每2位成年人就有1位體重超標。肥胖不僅影響外觀,更與慢性疾病息息相關。減重已不僅是為了追求美好體態,更是為了維護健康。 -
兒童也會有高血壓?多數無症狀 家長應注意血壓警示值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019當我們聽到「高血壓」,大多數人會直覺地聯想是中老年人的疾病。但高血壓早已不是大人的專利,它也可能悄悄地出現在孩子身上。根據美國心臟協會與小兒科學會的統計,兒童與青少年的高血壓盛行率約為3%至4%,在肥胖兒童當中甚至高達25%。更讓人擔心的是,大多數患有高血壓的孩子並沒有明顯症狀,因此常常被忽略,錯失了早期介入與治療的黃金時機。 -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難受孕? 醫:做1件事有望自然受孕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5599雙和醫院婦產科主任温國璋醫師強調,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發生率約在育齡女性的5%至10%,是女性常見的內分泌疾病,除了影響生育,也可能會增加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確實需要小心注意,若是有相關症狀應至婦產科門診尋求幫助與處理。 -
3大糖尿病警訊! 糖尿病權威醫師:1種皮膚症狀要重視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7228台灣第2型糖尿病患者眾多,保守估計超過250萬人,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如果出現頸部或腋下出現黑色絨毛狀斑塊、皮膚增生小肉芽(肉贅)、頸後「水牛肩」等,第2型糖尿病的3大警訊,對此,國內糖尿病權威醫師陳宏麟表示,想確診糖尿病,只需檢測血糖,建議成年人每年固定抽血,瞭解自身血糖變化。 -
肥胖、負重恐傷脊椎引發「神經根疼痛」 醫揭治療趨勢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95至於微創手術方面,目前「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可改善多數脊椎問題,清除壓迫神經病灶、矯正滑脫及增加脊椎穩定度。臨床常見的一般脊椎退化或椎間盤突出、脊椎骨刺、椎管狹窄、脊椎不穩定、脊椎滑脫以致需要融合打骨釘等手術,都能以微創內視鏡手術完成。 -
應力性尿失禁臨床分4級 極重度在床上翻個身也會漏尿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5627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統計顯示,在台灣,54歲以上的女性中,有約1/4飽受尿失禁之苦,不僅患者生活品質受影響,也反映出女性高齡健康照護上的隱憂。日前1位81歲的陳女士,多年來飽受尿失禁合併夜尿困擾,咳嗽、打噴嚏、大笑或急尿時就會發生尿失禁。這樣的情況讓她難以安心與人互動,只能長期依賴護墊維持日常生活。直到接受了尿道水凝膠填充系統注射手術後,才擺脫尿失禁的困擾,心理壓力也跟著煙消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