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肌肉力量
-
寶寶滿周歲還不會爬 爸媽從旁協助可以做的3件事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830鄒靜芬治療師指出,一般而言,孩子大約10個月大就能爬得很好,如果到了1歲仍沒有起色,建議就醫檢查寶寶是否有肌肉力量不佳的問題,或者有不正常的反射姿勢,使寶寶難以爬行。 -
3度中風癱瘓患者 非侵入性技術助成功站立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4163臺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部神經復健科主任蔡泊意指出,腦部動靜脈畸形所造成的腦溢血中風,必須在中風半年後積極復健,如果能夠持續復健,1年後則能到達穩定狀態。以王先生為例,發病住院後接受神經調控高速顱外磁刺激術,結合藥物及復健,包括腦壓及藥物調整、肺部復健拔除氣切管、張力控制、肌力訓練以及整合復健療法。 -
預防更年期後倒縮 青春期多做運動可存骨本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3156大家應該都不想在老了之後變矮吧,現在美國有一個研究發現,女性在青春期的時候如果有固定做些比較激烈的運動,將來更年期之後的身高不會變矮,研究刊登在《更年期》期刊(Menopause)。 -
陪伴+習慣+遊戲 運動對於幼兒發展好處多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7842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估計,目前全世界約有4,200萬名(約6.5%)5歲以下幼兒有肥胖或過重的情形。而在台灣,幼兒福利聯盟調查資料結果顯示,將近71%的幼兒,每周除了學校活動以外,運動時間不足2個小時,甚至將近有50%不足1個小時。 -
謝祖武、李維維主演微電影 為罕病SMA飆演技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1390每個寶寶誕生時,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平安地長大,不過有些孩子一出生就得面臨病痛,據統計,台灣每9,000至1萬名新生兒,就有一名罹患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而第一型SMA是全世界嬰兒死亡率最高的遺傳性疾病。 -
天冷運動熱身不足 男大生前十字韌帶斷裂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152422歲的林同學熱愛打籃球,因下場前沒做好暖身,當跳投落地時,只聽到右膝蓋「啪」一聲,接著跪在地上痛到站不起來,經就醫接受核磁共振檢查後,發現前十字韌帶完全斷裂,所幸透過「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後,保住運動生涯。 -
活著就要動 國健署傳授防老29招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097高雄醫學大學職能治療學系蔡宜蓉助理教授指出,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增加些小技巧,就能提升身體功能及生活樂趣,還能強化身體的平衡力、肌力、柔軟度或心肺耐力等。平常多做些「動動生活」手冊內容,就可預防或減緩體力和身體各功能的衰退。 -
揮別產後痣瘡、尿失禁 醫:從預防開始做起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797除了痔瘡之外,突如其來的漏尿也會讓媽咪非常惶恐,尹書田醫療財團法人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泌尿科主任洪峻澤表示,一般來說,自然產媽咪約有四分之一的人會出現尿失禁,但大部分在2個月內就會恢復正常,若是懷孕與產後有輕微漏尿症狀,可藉由凱格爾運動來訓練骨盆底肌肉,都能得到良好改善,媽咪們不用太過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