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肉食
-
常見豆類家族分3大類 想攝取蛋白質無負擔該怎麼選?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766對於健身的人來說,想要練出完美線條,就得多攝取「蛋白質」來作為重要的肌肉合成來源。不過,市面上的豆類千百種,有時名稱裡有含「豆」字,卻又不是真正的豆類,如果沒有搞清楚成份,通通都吃下肚的話,恐怕會適得其反,最怕的還會越吃越胖! -
坂本龍一公開確診直腸癌 研究證實這樣吃減少罹癌風險
癌症新知 / 腸癌4040據國健署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民國107年大腸癌連續13年位居10大癌症之首,嚴重危及國人健康,研究證實,飲食習慣與大腸癌息息相關,如果多吃魚類與蔬菜,就能減少罹癌風險。 -
排便太用力恐大腸憩室 吃蔬果助順暢除了「這類水果」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013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郭立人表示,大腸憩室指的是大腸的結構狀態,而「憩室」就是空腔的意思,說白一點,就是「洞」。就整體來說,大腸內壁的表面呈光滑狀,如果上面出現一些小洞,就稱之為「大腸憩室」;一般人的大腸裡多少有些憩室,有人只有一個,有人則有好幾個,其實也不用太在意。 -
長輩肌少症恐釀骨鬆骨折 這樣補充蛋白質可解「微肌」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041造成肌少症的主要原因包括運動神經退化、相關荷爾蒙的減少(如:生長激素、睪固酮、類胰島素增長因子)、蛋白質合成速率下降、營養供給不足、久坐少動等。另一方面值得注意,肌肉流失過程,脂肪組織也會慢慢的堆積。研究發現,30至60歲每年減少約0.23kg肌肉,但脂肪量卻會增加約0.45kg。這種肌肉質量減少與身體脂肪增加的狀態被稱為肌萎性肥胖(sarcopenic obesity),若肌肉流失的銀髮族群同時存在肥胖問題,對健康會產生加乘的負面影響,加速老年人的身體失能、罹病率與死亡率。 -
小吃攤賣場進口商應遵守瘦肉精標示 殘留超標可罰2億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5569今(5)日衛福部公佈,進口豬肉萊克多巴胺(瘦肉精)安全容許值,承諾維護民眾「選擇權」,要求只要用到豬肉各業者,不論小吃攤、食品加工、市場賣場等,都須要標示豬肉產地,部長陳時中強調,面對競爭國際豬肉競爭,台灣豬肉就是比較好吃,自己沒有說過要帶頭吃,而是不得不吃。 -
氣溫驟降凍未條! 吳明珠:8樣滋補食材暖胃抗寒流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666中華經絡美容醫學會名譽理事長吳明珠表示,寒冷的氣候會損傷人體陽氣,老年人陽氣虛衰,冬寒更為傷陽,陽虛的老人在冬天病情易加重,甚至死亡者甚多;而患有慢性病,心腎陽虛衰者,禦寒力低,更怕過冬天,所以在冬天要特別注意防寒保暖,宜多吃溫熱性食物。 -
肉食族腸保健康新選擇 天然酵素茶成團購新寵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55256歲張先生沒有感冒、過敏病史,近4個月來卻飽受鼻塞之苦,只能用嘴巴呼吸,睡覺時鼾聲如雷,以為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就沒多作理會,直到咳痰咳出血絲才就醫,確診為第1期鼻咽癌。 -
年後減重遠離肥胖 營養師:飲食習慣是關鍵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4417春節假期結束,許多人因過年期間吃吃喝喝導致體重上升,又得展開減重計畫。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肥胖是種慢性病,造成糖尿病、代謝症候群、高血脂等風險比正常體態的人多3倍;罹患高血壓、膝關節炎、心血管疾病、痛風等機率則增加2倍。營養師提醒,均衡飲食少吃多動是減重的不二法門,肥胖者體重降低5%就能改善血壓與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