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聽音樂
-
唱歌提升記憶力 初期失智可望改善病情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2845芬蘭的研究人員表示,研究以89位輕度到中度失智症患者進行調查,共為時10週,內容包括教他們唱歌、讓他們聽熟悉的歌曲,以及接受標準的治療。結果發現,學習唱歌的組別在記憶力、思維能力和尋找周圍道路的能力都得到改善,對於80歲以下的輕度失智症患者尤其如此;而聽音樂只對失智症較嚴重者有幫助。
-
戴耳機夜跑健身? 慎防聽力減退耳鳴擾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005由於工作、生活實在備受困擾,於是黃先生在親友介紹下,前往耳鼻喉科尋求治療。收治這名患者的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發現,黃先生跟時下年輕人一樣,晚上總是喜愛去住家附近的體育公園夜跑,而且喜歡在跑步時戴上耳機聽搖滾舞曲,隨著韻律起伏搖擺。 -
音樂季「震」出耳鳴 李宏信:恐埋下失聰危機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99宏仁診所李宏信醫師表示,像這類的娛樂性噪音,容易使人耳朵受到傷害而不自知,事實上,根據調查顯示,逾三成年輕男性及二成女性戴耳機聽音樂時音量都在85分貝以上,這其實已經超過耳朵所能負荷的音量,非常容易對耳朵造成傷害,進而產生耳鳴的現象。門診中有案例是在演唱會結束後感到耳鳴或耳道悶塞,進一步檢查才發現耳朵聽力已經略有受損,更加重耳鳴的危機。 -
手術過程中聆聽音樂 患者術後疼痛感較低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775英國布魯內爾大學(Brunel University)Catherine Meads醫師表示,根據實驗結果發現,聆聽音樂可以讓患者在手術前後,以及整個手術的過程中,減輕病人對手術的焦慮感,同時也對止痛劑的依賴降低,研究刊登在國際知名醫學期刊《The Lancet》。 -
天天戴耳機聽音樂 高中生終身戴助聽器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251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醫師表示,近年不當使用耳機,致聽力受損的30歲以下年輕患者,約增2到3成。大聲聽耳機,耳朵長時間暴露在高分貝音量下很傷聽力。聽力受損常有異常耳鳴症狀,連講電話或一般交談聲都聽不清楚,當出現類似的症狀時應速就醫,若逾一周未治療,恐留下永久傷害。 -
紓緩音樂能助眠 增加睡眠飽足感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333桃園長庚醫院復健科與睡眠中心陳智光主任指出,該項研究共針對24名沒有明顯睡眠障礙,但比較不好入眠的年輕人,進行連續三天睡眠音樂實地觀察,結果發現,適當的音樂能夠增加深度睡眠時間。 -
耳鳴真惱人─長期不治療 當心重聽及聽障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945資深耳鼻喉專科暨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醫學博士表示,長期飽受環境噪音之苦,如又加上失眠、疲勞、壓力等多項因素,就成為耳鳴的高危險群。民眾一旦自覺耳鳴、聽力受損,務必把握黃金治療期,及早就醫,避免日後耳鳴惡化;嚴重時甚至連續二十四小時鳴叫不停,病人感到非常難受,且也會造成聽力減退而重聽,不可大意。
-
耳中風危機》氣溫驟降 影音族應做好耳朵保護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380最近天氣變化大,再加上長期處於高分貝的環境,將成為耳中風的潛在危險因子。明安耳鼻喉專科診所官振傑醫師表示,通常突發性耳聾案例,有可能是因為自體免疫疾病、病毒感染、血管阻塞或血液循環不良,引起聽神經受損所致。若平時日常飲食作息不正常,免疫力下降,都可能引發症狀明顯,而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患者也屬於高危險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