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聽覺
-
暖冬溫差仍大 保暖不及恐招致耳中風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670宏仁診所李宏信醫師表示,診所近日收治中耳發炎、眩暈案例的病患明顯增加,其中又以抵抗力較弱的國小學童或高齡的長輩居多。一名年逾70歲的長輩,由家人陪伴就醫檢查,竟是清晨起床時發現有一邊耳朵聽不見任何聲音,其稱為突發性耳聾毫不自覺把客廳電視聲音越轉越大,引來鄰居抗議。 -
感冒好了卻耳鳴 不理會恐陷失聰危機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475李宏信醫師表示,感冒之所以會導致聽力受損,主要是因為病毒直接破壞或經耳咽管侵犯引發中耳炎,導致耳咽管開口周圍的黏膜腫脹,阻礙耳咽管正常開啟的功能。而一旦耳咽管開合不正常,耳鳴、耳悶、耳脹痛等情形也就隨之而來。長期置之不理,便可能會失聰,造成一輩子的遺憾。 -
寶可夢玩家大啖燒烤 胃食道逆流引來耳鳴擾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95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電子報指出,倘若「液體聚積於耳內,形成中耳炎,可導致聽力喪失。」《親子天下》雜誌也曾於今年4月引用英國耳鳴學會的調查資訊,提及「在任何時間地點,約10%的人口正在經歷耳鳴。」這些調查資料顯示,日常生活的習慣與行為都會對健康造成重大影響,不可仗勢自己年輕體力好,輕忽疾病發生的可能性。 -
長期聽損莫大意 研究:失智風險高4成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72一般認為老年聽損是不可逆的,且並非年老時才突然發生,常因內耳耳蝸和聽神經退化,以致感音功能變差。宏仁診所李宏信醫師表示,耳內毛細胞負責感知聲音與解析,但神經毛細胞過度受損而失去的聽力便無法再復原,進而造成溝通困難與誤解,影響社交能力與情緒低落,最後恐釀成失智症。研究指出,年長聽損者的失智比例比聽力正常者高出4成,且智力衰退幅度與聽力退化程度成正比。李宏信醫師說,人從45歲開始就會漸漸出現輕度聽力受損。 -
研究指出耳鳴年輕化 音樂人也深受其擾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23有些人的耳鳴原本不嚴重,因而忽略。但當人邁向老化,內耳組織自動過濾雜訊的功能退化,會讓耳鳴變得更明顯。有些病人會因為跟耳鳴同時出現的聽覺過度敏感,即聽到很大的聲響,耳朵疼痛難以承受,對某些聲音感覺非常不舒服,逐漸畏懼人多、嘈雜的場所,導致社交畏縮。 -
年輕人耳機不離身 當心聽力回不去了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341專業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近來聽力受損的年輕人比例逐年攀升,據門診觀察,約比十年前增加了近兩成之多,成長快速主要的元凶就是耳機。一般來說,人們最小可聽見的音量,也就是所謂的正常聽力為負10至正25分貝間;往上增加,若聽不見26至40分貝間的聲音就可算患有輕微的聽損,就有治療的必要。
-
家有熟齡犬如何照護? 狗主人必須知道的事
健康養生 / 寵物健康4369飼主出門前可先幫狗狗按摩腿部關節及身體來暖身!體溫上升後,較能預防在散步途中受傷等情況發生;夏天到了,可選擇涼爽時段出門、慢慢地走,並降低每日散步次數。也許有飼主會認為,既然狗狗會累,那乾脆都不要帶出門散步不就好了?但運動能夠延緩老化,絕對有必要持續進行。
-
重聽絕非老人病 有耳鳴徵兆應及早正視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478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醫師表示,重聽一般發生在老年人身上,主要是因為聽覺神經退化引起。但近來也有不少案例是發生在年輕族群,除了長期處在噪音環境下損害聽力外;更多是因為生活作息及飲食不正常,造成膽固醇跟三酸甘油脂沈澱,使血管阻塞,血液無法順暢流通,組織因營養不足而壞死,甚至萎縮。還有人因為緊張、焦慮、睡眠不足及勞累等因素,造成血管收縮,同樣也會引起神經萎縮跟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