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聽力退化
-
耳鳴出現年輕化趨勢 恐與這些人格特質有關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988李宏信醫師進一步解釋,耳鳴之特性好發於凡事追求完美、特愛思考、喜愛鑽牛角尖、愛較勁、喜怒情緒變化大的人,容易影響自律神經失調而讓自己的精神處於高度緊繃的狀態。長期壓力負荷過大,容易造成身體的免疫力下降、內分泌失衡,當血管過度收縮及循環不良,導致阻塞、局部缺血和缺氧,容易影響耳朵功能異常,出現耳鳴、重聽等症狀。 -
講座報名/耳鳴眩暈年輕化 李宏信解析病因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116月22日星期六下午,財團法人臺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將邀請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醫師,到講座現場為大家主講「解析!您所不知道的耳鳴重聽眩暈」,如欲參加的民眾可撥打報名專線:(02) 2391-5568轉報名組。 -
老年人聽力退化 失智風險高5倍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2你家長輩也會看電視時,聲音愈開愈大聲?跟人講話時,總習慣重複別人的話?小心這些都是聽力損失的症狀,若不積極改善,可能提高失智風險。國外研究甚至發現,聽損老年人失智風險高出正常者5倍,醫師提醒,為人子女應多關心老人家聽力問題。 -
助聽器反而讓聽力退化? 正確使用應該這樣做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7「長期使用助聽器竟然會讓聽力惡化?」台北市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院長黃弘孟指出,戴上助聽器就跟戴上眼鏡一樣,只要配的好,適合自己,長期使用並不會讓聽力或視力變差。 -
老人聽力退化放別棄 北榮研發APP改善聽辨能力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48460多歲洪姓阿嬤患有重大聽力損傷,申請助聽器,回診時,認為效果不好,經醫師詳細詢問使用狀況,才發現她平時沒有配戴助聽器的習慣,與人講話之前才拿出來戴,以致遲遲無法適應。在醫師建議下,天天使用,並配合聽能訓練APP,有效改善聽辨能力,與孫子溝通時,不再「鴨子聽雷」,有聽沒有懂。 -
老人重聽不治療 恐提高失智風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52重聽除了會導致生活上的不便以外,智力衰退更是不可忽視的後果。李宏信醫師解釋,由於重聽容易造成聽損者與他人溝通上的困難與誤解,一再要求他人重複同樣的字句,多半會讓聽損者──老人家覺得沒有面子,乾脆減少溝通,在大幅降低與他人接觸的情況下,智力也就間接衰退。根據臨床觀察,聽損程度越嚴重,智力衰退的幅度也就越大,因此老人家一旦有重聽的情況出現,務必立即就醫治療。
-
高齡減重健康嗎? 觀念錯誤恐釀肌少症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3654研究人員在探討身體質量指數BMI與高齡死亡風險時,發現BMI曲線呈現U型,也就是高死亡率落在身體質量指數過輕(BMI<18.5以下)與重度肥胖(BMI>35)的兩個極端,18.5至35之間的高齡者死亡風險則較低。
-
長期聽損莫大意 研究:失智風險高4成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585一般認為老年聽損是不可逆的,且並非年老時才突然發生,常因內耳耳蝸和聽神經退化,以致感音功能變差。宏仁診所李宏信醫師表示,耳內毛細胞負責感知聲音與解析,但神經毛細胞過度受損而失去的聽力便無法再復原,進而造成溝通困難與誤解,影響社交能力與情緒低落,最後恐釀成失智症。研究指出,年長聽損者的失智比例比聽力正常者高出4成,且智力衰退幅度與聽力退化程度成正比。李宏信醫師說,人從45歲開始就會漸漸出現輕度聽力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