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職業傷害
-
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青壯族群 初期易被誤診恐延誤就醫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67842歲的陳小姐,20年前以為是車禍後遺症導致肌腱炎,服用消炎藥半年未痊癒,進一步檢查才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當時她正處於為夢想拚搏的年紀,確診有如按下人生暫停鍵;原先喜好烘焙的她,因疼痛無法打蛋、揉麵團,被迫放棄開店夢想。回想過去,陳小姐難掩心酸情緒。 -
開車返鄉健康狀況愛注意 醫師提點上路前要注意這些事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119疫情解封加上春節長達10天連續假期,不少人已經規劃好出遊或返鄉行程。如果是自己開車,除了要注意路況,也需要關心駕駛人的健康情形。 -
外送物流疫情爆單引發職業傷害 增生療法解救長期勞損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014蔡宗穎醫師指出,一般因姿勢不良、職業傷害所引起的肌腱發炎,會先採用保守性治療,給予消炎止痛藥物,以及搭配復健、徒手治療、震波、高能量雷射等治療方式,來幫助肌肉放鬆、減緩疼痛、增加組織修復。 -
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 有這些症狀應特別注意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848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律不整醫療團隊醫師莊傑貿表示,王先生的心電圖顯示有心室早期收縮現象,24小時心電圖則發現有陣發性心房顫動,心臟超音波也出現心臟舒張功能變差等情形,因病患正值壯年,且藥物效果不顯著,加上心臟功能出現異常,經討論後決定以心導管電器消融術(簡稱電燒)治療。 -
外科醫師長時間久站 腰酸背痛職業病竟是椎間盤滑脫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552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黃祥銘表示,外科醫師最常見的職業傷害就是腰椎疼痛、下背痛,因為開刀需時常保持同一站姿,有時還得彎腰,病情嚴重時還可能造成下肢麻痛、行動困難。該醫師就是典型個案,多年來腰痠背痛,甚至必須依賴強效型止痛藥,日前更一度疼痛到無法行走、連坐著看診都有困難。 -
肩膀疼痛不舉 竟是貨運工作造成職業傷害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31花蓮慈院東區職業傷病防治中心暨職業醫學科主任劉鴻文表示,旋轉肌袖症候群是指肩膀處「旋轉肌群」的肌腱病變,可能出現的病變包含肌腱炎、肌腱撕裂傷或斷裂,其中以棘上肌病變最為常見,蔡先生就是屬於常見的右肩部棘上肌撕裂。造成原因除了自身疾病、退化外,工作中累積性傷害是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需要時常將手臂、手肘高舉超過肩部的活動,或其他肩膀姿勢不良的動作。 -
吃「藥」傷腎的原因 專家:不當服用才是禍首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8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許多民眾認為吃「藥」傷腎,以致自行停藥或減藥,不過,一旦身體不適時,卻又常常在沒有正規醫療與醫囑下,自行買藥服用或調整用藥,反而造成身體負擔,甚至導致病情延誤。 -
職業婦女身兼多職 蠟燭多頭燒憂鬱風險高
兩性關係 / 女人幫3627高雄市立凱旋醫院院長周煌智說,「工時過長確實影響身心健康」,除了造成疲勞,也較容易引發職業傷害,女性上班族更是如此,除了工作外,還要身兼多種角色,且受體內賀爾蒙的影響,在月經周期、懷孕生產及停經階段,會產生劇烈變化,情緒易受到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