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網膜病變
-
把握「722」原則在家量測血壓 別讓沉默殺手毀掉健康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116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家庭醫學科主任林儀蒂說,隨著研究發現,血壓其實超過120/80 mmHg,心血管疾病風險就開始上升,所以目前血壓收縮壓小於120 mmHg,舒張壓小於80 mmHg,才是理想血壓。 -
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新療法 高血壓治療不再當藥罐子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755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科劉冠良醫師經評估腎動脈狀況後,建議黃先生接受新式治療法「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術後兩天即可出院。而後,黃先生得到良好的控制,只需要比以前少的藥物,即能順利將血壓維持於理想值,配合良好的飲食及規律作息,生活品質明顯改善。 -
小心眼睛也會中風! 中心視網膜靜脈阻塞可別等閒視之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964比較重要的危險因子包括年紀在50歲以上、男性、高血壓、糖尿病,以及隅角開放型青光眼;其他可能因子還包括有口服避孕藥或是利尿劑,或是患者有血液疾病,因此導致血液黏稠度上升,也可能會誘發類似的病況。 -
近視雷射手術優化減副作用 眼科醫師教你預防勝於治療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70為了改變角膜之弧度,早期是利用準分子雷射來進行的PRK(雷射屈光角膜切削術,Photo Refractive Keratectomy),眼科專科醫師張聰麒指出,手術過程會先刮除上皮細胞層與前彈力層,再用雷射削切角膜之基質層,影響範圍較廣。 -
打莫德納疑似紅眼兔不良反應 眼科醫師:3症狀速就醫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81新店耕莘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張芯瑜表示,虹彩炎反覆發作易造成青光眼、白內障或視網膜病變,甚至造成失明,所幸這名女性患者經治療後目前狀況已趨近好轉。 -
老花眼看近變清晰別高興太早! 有可能是白內障在作怪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962通常糖尿病患易引發視網膜病變、白內障和青光眼等眼疾併發症,若血糖控制不佳,視力健康容易提早受到波及,此外,罹患自體免疫疾病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或虹彩炎患者使用含類固醇眼藥水,皆可能致使白內障提早產生。眼科醫學診斷白內障的方式,可經由特殊儀器裂隙燈來觀察結膜、角膜、水晶體、瞳孔、玻璃體的情況,精確檢查出白內障覆蓋範圍及水晶體混濁的嚴重程度。 -
WFH電腦視訊用不停 「惡視力」恐成疫情另類受災戶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820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曾發布「全民護眼趨勢調查」顯示,台灣人在每日3C(電視、電腦、智慧型手機)用眼的總平均使用時數長達10.7小時,換言之,扣除睡眠時間,國人1天當中幾乎有2 /3的時間都在看3C;調查也顯示,10到19歲青少年乾眼症的比例也大為提高至71.5 %。 -
中年大叔關鍵時刻「垂頭喪氣」 小心糖尿病帶來危G!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7511名年約45歲的男子和太太結婚多年,關係良好,彼此仍會有不定期的性愛活動,不過該名男子近1年來發現自己在床上的表現不如以往威武,不是難以「立正站好」,就是很快軟趴趴,讓夫妻倆都感到相當灰心,原以為是壓力大所致,但因為發生頻率越來越高,直到近期就診才發現可能是糖尿病所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