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糞口感染
-
男嬰染寄生蟲發燒腹瀉!兇手竟是牠 醫籲家長注意清潔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574毛小孩是一輩子的家人,但家中有小小孩要特別注意!1名10個月男嬰謙謙,一開始有腸胃炎不舒服的症狀,家長以為是吃奇異果、火龍果拉肚子,就醫時發燒至38.5度,1天解便次數達5至6次,多半是水狀或糊狀帶有惡臭,醫師趕緊安排糞便檢查,發現男嬰感染梨形鞭毛蟲寄生蟲,一問之下才知道家中有養1貓1狗,開立5天的藥物治療終於恢復正常。 -
出國最怕遇到「德里肚」 平日建立「好菌」部隊免驚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31蘇柏名醫師說明,「德里肚」就是旅行者腹瀉(Traveler's Diarrhea)的俗稱,主要是在旅行時出現腹瀉症狀,事實上,在日常生活中,也難免會腹瀉,不停跑廁所。蘇柏名表示,腹瀉可分成急性和慢性,前者大部分會在3天內緩解,常見原因為感染,感染源包含細菌、病毒或寄生蟲,感染途徑以糞口感染為主,只要是飲食不潔、或是與感染者近距離接觸,就可能中標。 -
腸病毒嚴重恐釀腦炎 保持良好衛生習慣防範未然是上策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95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家庭醫學科主任李秉翰說明,腸病毒的傳染力強,發病前數天到發病後數周都具有傳染力,一旦以口嘴接觸受汙染的玩具就可能發病,因此學校及幼稚園是常見爆發流行的場所。感染後會在手掌、腳掌、膝蓋等處出現許多紅疹及水泡,嘴巴內會出現疼痛性潰瘍,稱之「手足口病」;或是發燒、咽喉潰瘍,稱之「皰疹性咽峽炎」;少數會引起嚴重併發症或死亡。 -
新變異輪狀病毒G8襲台 家有幼兒要注意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573台灣兒童感染症聯盟主持人、台大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黃立民醫師表示,輪狀病毒是造成5歲以下幼童腸胃炎住院的主要病原體,輪狀病毒的變異特性不亞於流感病毒,傳染力相當高。 -
輪狀病毒肆虐-水瀉清潔先乾後溼 防腎發炎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479乍暖還寒的季節,「輪狀病毒」腸胃炎疫情升溫。台中慈濟醫院小兒科主任李敏駿醫師表示,近來因輪狀病毒腸胃炎個案暴增,平均每十名腸胃炎病童中,就有七人係因感染輪狀病毒。輪狀病毒是冬季、春季常見的病毒性腸胃炎,主要藉由糞口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