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糖尿病風險
-
罹患第2型糖尿病風險 竟與身高有關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643究竟身高是如何影響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呢?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可能是比較矮的人更容易累積脂肪肝,以及更多的心臟病和代謝風險有關,例如有高血壓、膽固醇和炎症的發生風險。 -
女性內臟脂肪多1公斤 第2型糖尿病風險增7倍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442科學家還找出會200多種會影響內臟脂肪量的基因,其中很大1部分基因與行為有關,腹部肥胖的主因吃得太多而運動量太少,但脂肪如何在體內分布有個體差異。 -
高血壓與高血糖狼狽為奸 心血管健康受威脅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8238翁國昌說,血壓高,將導致血管長期缺乏彈性及硬化;至於高血糖,則是血液中的糖毒素過多,同樣也會因身體氧化壓力增加,而導致血管硬化。至於為何血糖會偏高、異常?一般可以歸納為3大因素。 -
PM2.5影響身體代謝機制 恐增糖尿病風險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4252醫學博士翁國昌表示,台灣死亡危險10大因素中,唯一1個和環境有關係的因素,就是PM2.5空氣汙染,而且占第4位。大家都知道,空氣不好會影響我們呼吸道的健康,但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影響所及還包括阻礙身體的新陳代謝功能,包括糖分的代謝、脂肪的代謝,嚴重還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 -
嬰兒出生體重決定糖尿病風險 太輕太重都不好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5246國內最新研究發現,嬰兒出生的體重決定成人後糖尿病風險,體重過輕或過重都會提高糖尿病風險,出生體重低於2500克,兒少時期罹病風險高出一般孩子2.3倍,要是出生體重高於4000克,罹病風險則達2.67倍。 -
糖化血色素濃度可測糖尿病 也告訴你老化風險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4396你的身體開始老了嗎?國家衛生研究院一項研究發現,糖化血色素濃度高低與衰老速度有關,若中老年人的濃度高於7.0%以上,身體功能障礙的風險每年將增加1.21倍。即使濃度偏低,但血液中含有特殊發炎物質,每年衰老風險增加1.25倍。 -
孕婦超重、孕期高血壓 恐妊娠糖尿病上身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152明明平常血糖值都正常,但懷孕之後血糖卻直線飆升,為什麼會這樣呢?研究發現,妊娠糖尿病跟遺傳、高齡、家族糖尿病史、體重過重或肥胖、孕期高血壓、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息息相關,若不正視恐危害媽媽及胎兒健康。 -
吃素可以降血糖 營養師:別踩地雷食物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60一項本土研究發現,茹素飲食可大幅降低糖尿病風險。這是亞洲第一個探討素食的大型世代追蹤研究,發現「無論是持續吃素或由葷轉素,皆能大幅降低發生糖尿病的風險」。這項研究是由大林慈濟醫院醫療團隊連續5年根據「世代追蹤」所做的調查,並首度刊載於國際知名醫學期刊《營養與糖尿病》(Nutrition & Di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