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第4期
-
癌因性疲憊症使療程中斷 臨床治療指引助癌友了解病情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659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統計,高達9成2癌友出現癌因性疲憊症,其中4分之1症狀嚴重,已達中重度疲憊程度,需透過藥物治療,如未能妥善處理,癌症療程還可能被迫中斷。 -
女星39歲罹乳癌標靶藥物控制 醫:有家族史應提早篩檢
癌症新知 / 乳癌3579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主治醫師季懋欣表示,由報導與相關資料判斷,39歲確診乳癌相對其他患者比較早,比較可能原因在於遺傳或基因變異,例如好萊塢女星安潔莉娜裘莉發現BRCA基因異常,就有50%以上機會發生乳癌,因此具有2等親內乳癌家族史女性,年輕時就可以先藉由乳房超音波發現早期病兆。 -
台灣大腸癌地圖都會區盛行率高 7大高風險症狀別輕忽
癌症新知 / 腸癌4937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副秘書長張琮琨表示,大腸直腸癌初期幾乎無症狀難以察覺,但每2年進行1次糞便潛血篩檢,可下降35%大腸直腸癌死亡率,據2014至2017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50歲以上國人受惠於政府開放2年1次糞便潛血篩檢,確診時大腸直腸癌多是早期,治癒率提高。 -
腳中風延誤就醫恐截肢 預防從血管保養、檢查雙腳做起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68張阿姨就診後得知來這是「下肢周邊動脈阻塞」,也就是俗稱的「腳中風」,屏東基督教醫院張雲德主任評估後認為要盡快處理。張阿姨接受微創手術,使用氣球導管擴張術將血管的管徑擴張開來,並使用塗藥球囊降低再次阻塞的可能。
術後張阿姨復原得很順利,很快又能回到公園運動,即使走4000公尺都沒有問題,相當開心!
-
流感疫苗副作用個案多 新冠疫苗上市後民眾能放心嗎?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618近期的疫苗上市越來越多,雖然還有一些傳染病無法防治,但透過疫苗還是最有效的。不管是小朋友或是成年人,尤其許多帶有疾病老年人,是最需要施打疫苗的族群,而不是聽到有因施打疫苗發生腦中風或心臟病而死亡的案例,就害怕施打疫苗。 -
國衛院找出台灣胰臟癌患者雞尾酒療法 可增1倍存活期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4014國衛院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姜乃榕表示,胰臟癌一旦確診,75%至90%患者沒有辦法立即動手術,5年存活率不到5%,大部分患者都會用全身性化療,但胰臟癌藥物健保給付不多,單方治療效果有限,國外研究有2種複方治療法,可是藥物與劑量是針對西方人,亞洲病人血液毒性強副作用高。 -
別小看分泌物! 沉默婦癌初期5情況最易被忽略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2669根據2018年國人女性主要十大癌症死因統計,「子宮頸及部位未明示子宮癌」是女性癌症10大癌症死亡排名第7名。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家庭醫學科葉筱芸醫師表示,子宮頸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但隨著癌症發展伴隨徵兆也容易與其他婦女病混淆,如:分泌物過多、分泌物有異味或夾帶血絲、性交後出血或其他不明原因出血。 -
嘔吐無食慾竟檢查出胃癌 有這些症狀與習慣的人要注意
癌症新知 / 胃癌4321台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陳家輝醫師,考量嚴重的營養不良將影響治療成效,先以腹腔鏡進行胃腸改道,提升營養狀況,再安排化療、放療縮小腫瘤後,再執行根除性的「次全胃切除及淋巴擴清術」,曾先生狀態恢復良好、恢復進食,目前定期回診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