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端午節
-
日籍女學生檢驗台灣不排除偽陽性 新增瓜地馬拉移入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47日籍女學生疑似在台灣感染新冠肺炎個案,今(2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仍態度保留,在取得日方檢驗數據後,認為不能排除偽陽性,但也有可能在台灣感染,密切接觸者檢驗目前未發現確診者。另一方面,今日確診1例瓜地馬拉回國民眾確診,目前醫院隔離治療中。 -
人工香精含塑化劑 取代傳統中藥材入香包金母湯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702汐止國泰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尹丹桂指出,農曆5月5日為端午節,由於天氣炎熱,蚊蠅蟲蛇蠍等百毒齊出,以前只要到了端午,就常出現許多傳染病,所以5月又被稱為「惡月」或「百毒月」。 -
老年人牙口不好消化差 掌握包粽3秘訣長輩也能輕鬆吃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042為了照顧高齡者營養,國健署積極推廣「高齡營養飲食質地」,王英偉說,透過「食材挑選」、「切割烹煮技巧」、「簡易檢測方式」等3秘訣,長者或照護者就能製做美味健康且質地軟化的粽子,歡慶佳節。許多老年人因吞嚥功能變差,加上腸道蠕動能力也不好,而粽子裡的糯米、豬肉、花生等食材都比較硬,除了難消化之外,長者如果裝上假牙,或牙口不好,很可能無福消受。 -
心臟血管外科顏至謙醫師開講 里民5百人擠爆會場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912顏至謙在活動現場說,冠狀動脈就是心臟肌肉上的血管,作用在提供心臟氧氣,然而冠狀動脈也跟一般血管一樣,如果飲食與生活習慣不佳,也會有血管壁加厚減少血液流量風險。一旦血液完全阻塞,心臟肌肉就無法獲得氧氣,就有很大風險引發心肌梗塞,最嚴重恐導致死亡。所以平時一定要定期檢查與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
傳統端午除了悼念屈原 習俗背後的防疫概念知多少?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405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黃千毓表示,隨著社會的醫藥公衛知識進步,毒蟲蚊蟻蛇蠍對我們的威脅已大幅降低,但傳統習俗背後要傳達的其實是防疫的概念,就像是古代版的超前部署,提示我們需因應氣候的變化而注意環境變化與自身關係來達到預防疾病的概念。 -
端午吃粽難消化? 搭配營養小金礦健康美味輕鬆享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4075面對高油脂的粽子及腸胃道不適,知名營養師謝宜芳建議,一家大小可以在吃粽子前後補充具有膳食纖維及水果酵素的水果,如木瓜、奇異果,能幫助消化、軟化糞便,進而改善便秘狀況。選對了飯後水果,才能維持腸道好菌相,而擁有健康腸道的同時,面對一年中最熱鬧的節慶之一,才有愉悅的心情和全家人一同歡慶,放肆享受健康、大口吃粽。 -
端午節粽子熱量高 營養師整理「3粽點」教你健康吃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240「南北肉粽」經常引發討論,國泰健康管理營養師胡淑婷表示,隨著粽子內餡及製備方式不同,1顆重量175克的傳統肉粽,熱量約介於350至500大卡。北部粽的糯米先炒至半熟再包入粽葉,南部粽則是包入生糯米後用水煮方式煮熟,不同的烹調方式使南部粽約比北部粽少30%的脂肪。 -
北部粽PK南部粽熱量比一比 端午吃粽可別放縱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4649糖尿病朋友要也要注意醣類攝取,楊忠偉說明,糯米支鏈澱粉含量高,升糖指數也越高,容易讓血糖上升。建議糖尿病病友先吃足量青菜,再用全穀雜糧粽取代糯米粽,而且不要添加過多沾醬,1天最多也是1顆粽就好。台灣粽子種類多、口味推陳出新,無論健康與否都不能肆無忌憚大吃。對一般大眾而言,傳統粽平均180克,熱量就高達550大卡,相當於2碗白米飯熱量。建議把粽子當正餐,再搭配時令蔬菜,如夏天盛產的竹筍,不論煮湯、清炒都爽口,這樣開心吃粽,更能吸收身體所需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