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忠偉營養師也提醒,粽子多以糯米為主,胃不舒服或消化不良的人,要細嚼慢嚥、酌量或與朋友分食,才能享受粽子美味,又不會造成負擔。(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多數人端午節吃粽要求內餡豐富,營養師提醒越美味的粽子往往熱量爆表。台中慈濟醫院營養科主任楊忠偉表示,粽子雖然好吃但仍要節制,慢性病人更要注意,吃粽子除了要慎選食材,烹調方式也要注意,包生米的水煮粽,熱量比拌炒後包半生米蒸煮的粽子低,像是南部蛋黃粽熱量就特高,慢性病人要小心。
▲粽子的食材與烹煮方式不同,熱量也會有差別。(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張先生發現慢性腎臟病前,最愛包蛋黃與滷肉塊的南部粽,每餐都要吃上1、2顆。生病後,現在碰都不敢碰,錯過端午好失落。營養師楊忠偉指出,慢性病人想開心吃粽過端午,必須挑剔一下。慢性腎臟病友因無法代謝高磷、高蛋白食物,建議不要選五穀雜糧、蛋黃和肉類過多的粽子,改吃白糯米粽或是客家粄粽較好,份量1天1顆最剛好,吃多反而影響腎功能指數控制。
糖尿病朋友要也要注意醣類攝取,楊忠偉說明,糯米支鏈澱粉含量高,升糖指數也越高,容易讓血糖上升。建議糖尿病病友先吃足量青菜,再用全穀雜糧粽取代糯米粽,而且不要添加過多沾醬,1天最多也是1顆粽就好。台灣粽子種類多、口味推陳出新,無論健康與否都不能肆無忌憚大吃。對一般大眾而言,傳統粽平均180克,熱量就高達550大卡,相當於2碗白米飯熱量。建議把粽子當正餐,再搭配時令蔬菜,如夏天盛產的竹筍,不論煮湯、清炒都爽口,這樣開心吃粽,更能吸收身體所需營養。
▲慢性病人端午吃粽子前,要注意是否合適自己的身體狀況。(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楊忠偉營養師也提醒,粽子多以糯米為主,胃不舒服或消化不良的人,要細嚼慢嚥、酌量或與朋友分食,才能享受粽子美味,又不會造成負擔,而慢性病人更要為自己打造屬於個人的健康粽,才能開心過端午。
延伸閱讀
-
謠言老哏又來亂! 指揮中心澄清:今年端午日期出漏洞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3192021年COVID-19疫情的老梗謠言,在Omicron疫情下捲土重來!這回的謠言漏洞百出,連日期都錯! -
冬季愛吃鍋當心掉入肥胖陷阱 中醫「補瀉」減重不傷身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519沈瑞斌醫師提到,臨床曾遇過「健康飲食癡迷症」的1名女性患者,2年下來嚴格控制飲食,只吃川燙青菜、偶爾吃點堅果,低度熱量攝取造成身體代謝異常,引發情緒低落,一到周末假日又破功,體重像溜溜球般上上下下,最後來求醫時比減重前胖了近20公斤。 -
營養師分享年菜4大地雷 避開熱量炸彈年後健康不爆表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1470過年飲食中,除了熱量需要注意之外,年節中還有以下常被忽略的4大地雷要注意,千萬別為了滿足口腹之慾,而引來健康狀況。地雷1勾芡年菜拌飯如熱量炸彈;地雷2動物油熱量相當可觀;地雷3零食點心鈉含量驚人;地雷4暢飲酒類、飲料成肥胖元凶。 -
過年圍爐掌握2大原則吃不胖 年菜、零食熱量不可輕忽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16322大飲食要訣 過年吃飯享受美食不長胖,要訣1,正餐要多吃蔬菜,多攝取蔬菜、蛋白質,可以幫助提升飽足感,當正餐有吃飽,就不容易額外再吃零食;要訣2,零食先抓好食用份量,建議可以拿個小碟子抓好1份要吃的量,其他的就可收起來。 -
蔬食什錦墨西哥捲餅好吃又健康 營養師分享食譜不私藏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1636李文馨指出,墨西哥國民美食捲餅以方便享用,又能搭配各地食材,進而變化出不同風味為聞名。餅皮的部分可選擇非精緻澱粉之全麥餅皮,並自由搭配喜好的蔬菜,以增加蔬菜攝取量。捲餅中的配菜搭配彩椒、青椒、蘑菇等,其中不同蔬菜富含營養成分也不盡相同,例如:黃椒富含類黃酮,能夠降低血管硬化風險,紅椒富含維生素A,能維持視力及皮膚等正常功能,青椒富含膳食纖維能預防便秘。醬料部分使用天然醬汁,以牛番茄、檸檬汁、蘋果汁等調味,既營養又能避免攝取過多的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