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突發性耳鳴
-
鬧鐘響、手機對話聽不見!小心耳中風 及早就醫防聽損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581民眾如果突然出現單側聽力聽不見,或者突發性耳鳴、頭暈等症狀,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部部長田輝勣提醒,務必儘速就醫,耳中風越早治療,復原效果越佳,否則可能會造成終生聽損。 -
聽損加速大腦退化恐增失智風險 45歲以上把握聽力篩檢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785知名醫學期刊《刺絡針》(The Lancet)2017年報告發現,在失智症9大風險因子中,名列第1的是45歲到65歲的聽力受損,佔9%,其次為抽菸5%、憂鬱症4%。 -
耳鳴嗡嗡嗡! 延誤治療恐失聰或抓狂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509同時有些病人對於24小時持續不停的耳鳴,同時愈來愈大聲或尖叫,令病人難承受甚至抓狂,盼家人或友人必須協助病人就醫,而耐心治療,應能早日康復。 -
聽力突然消失 慎防突發性耳聾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059台北市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暨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醫師指出,以往也有一個案例,即夫妻吵架先生刮太太一個耳光,因而導致耳膜破裂,產生耳鳴甚至重聽的現象,太太為此告上法庭要求賠償。突發性耳聾原因很多,除了生病引起,像感冒病毒感染導致中耳炎,病毒直接破壞聽神經,而發生突發性耳聾。也有因外力所引發的耳聾情形,像車禍撞傷頭部而產生重聽。或是炸彈爆炸的戰爭中,士兵也會出現突發性耳聾的情形。此外,像音響外傷、打靶爆破等情況下,也會造成突發性耳聾的發生。 -
突發性耳聾過勞引起 醫:應避免超時工作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86日前就有一名店員,連著二天輪值超過12小時的班,第三天接電話時突然發現右耳聽力含糊不清,休息到隔天卻沒有恢復,反而再也聽不見聲音,就醫檢查才發現,過勞導致他突發性耳聾、聽力減退,必須長期治療才能挽救。 -
突發性耳鳴、重聽激增 加班過勞成危險群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218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理事長李宏信醫師表示,近來氣溫低,突發性耳鳴、重聽患者約增加三成。事實上,突發性耳鳴、重聽又稱為「耳中風」,主要是因內耳血管血流阻塞,導致聽力減弱、耳鳴或暈眩。以往耳中風患者主要是高血壓、糖尿病的中老年人最為常見,但近來年輕族群罹患人數有直線上升的趨勢,特別值得注意。 -
耳鳴好發上班族 只為年終拚業績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267在金融圈上班的小劉趕在今年龍年結婚生子一次完成,原本年初還沒甚麼特別壓力,但是年底兒子出生後除了初為人父的壓力外,對經濟景氣特別敏感的他,也感受到許多無形壓力,特別是打開電視新聞,無論是國內外的經濟預測都很悲觀,甚至還預言經濟會大倒退,讓他倍感壓力。 -
熬夜壓力大致突發性耳聾 中醫針藥並用聰耳通竅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705突發性耳聾是指三天內聽力突然降低30分貝以上,而且聽力喪失程度跨越聽力圖的三段頻率,症狀以單邊為主,好發於秋冬季。發病的年齡大多在40歲到60歲,患者容易同時伴隨耳鳴、耳朵發脹等現象,甚至還會出現暈眩與噁心反胃。突發性耳鳴的真正原因不明,較常引起者為病毒感染或血管因子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