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空腹血糖
-
人一變胖百病叢生 這些疾病來敲門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94國泰健檢預防醫學部部長陳皇光醫師表示,一旦年齡超過 35 歲,身體的新陳代謝就會明顯減慢,面臨老化、忙碌、運動量減少以及睡眠時間逐漸縮短,部分年長者可能認為不吃肉就是低脂飲食,但其實是錯誤的觀念,特別是 50 歲以上的女性,高達 76%有肥胖問題,比男性還嚴重。而停經後的女性,過多的脂肪會由臀部與大腿轉而囤積到上腹部,如果肥胖問題沒有解決,血液數值及身體組成開始慢慢惡化,健康指標也會毫無知覺的亮起紅燈。 -
血糖控制不佳傷腎又傷心 糖友恐少12年壽命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846歲林小姐身高165公分,體重69公斤,從事文書工作,飲食不忌口,也懶得運動,宛如「沙發馬鈴薯」越來越胖,健檢報告滿江紅,空腹血糖值竟高達292mg/dl,糖化血色素(HbA1C)甚至高達11.3%,就醫確診為糖尿病慢性併發症,腎臟功能不佳。 -
這14種疾病 因久坐而提高致命風險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10157上班族能站起來動一動的機會並不多,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回到家也是懶在沙發上。最近美國癌症協會的研究顯示,如果你每天坐6個小時或更長的時間,那麼提早死亡的風險將比每天坐不到3個小時的人增加19%。研究刊登在《美國流行病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
先長肉才能抽高? 錯誤迷思恐成糖尿病幫凶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98212歲的小杰因家長擔心長不高被帶至門診檢查,身高152公分、體重60公斤、腰圍81公分,BMI值達肥胖,後頸與腋下都有黑黑的色素沉澱,家長以為是洗澡沒洗乾淨,其實是黑色棘皮症,為糖尿病相關症狀之一。 -
每天量血糖還不夠? 檢測糖化血色素才準確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575糖尿病患俊雄(化名)最近很苦惱,他心想:「我每天量測空腹血糖值都在100 mg/dl左右,為什麼醫生還說我的血糖控制不佳呢?」為了瞭解自己的血糖變化,有些糖尿病患者會使用血糖機,量測空腹血液中葡萄糖值的高低(即血糖值),作為病情控制的判斷參考,不過空腹血糖值僅能代表短時間內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如果醫師要瞭解病人長期的血糖控制情形,可透過「糖化血色素(HbA1C)」的檢測結果,作為參考依據。
-
飯後血糖不控制 當心失智症提早來報到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291張宏猷醫師解釋,糖尿病患的血糖過高,會傷害血管的內皮細胞,增加氧化壓力和細胞發炎現象,引起大、小血管病變,除了促使動脈硬化、阻塞,導致血管性失智,近年來也發現,高血糖會影響大腦內胰島素的作用,干擾清除β類澱粉蛋白質的機制,與阿茲海默症關係密切。
-
天冷吃鍋陷阱多 不節制血糖恐超標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65據統計,冬天最受歡迎的食物就是火鍋,國人平均一年至少吃15次火鍋,全台一年共吃掉3億鍋,儘管美味誘人,但食材烹煮後,清湯變成濃湯,以致於高鈉、高油脂、高普林,引發水腫、高血壓以及痛風。 -
月餅烤肉不忌口 糖友血糖失控回診量暴增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628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秘書長王治元醫師說明,想要嚴格控制血糖,除了以藥物控制血糖,還必須花一段時間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包括飲食及運動,才能維持血糖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