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神經醫學
-
輕度腦創傷比你想像更嚴重! 醫:這些後遺症不可不防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7256騎車跌倒、浴室摔跤,台灣腦創傷人數眾多,但醫師提醒,別小看輕微腦創傷,這可能在提高日後失智症、阿茲海默氏症、巴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疾病,民眾務必積極保護腦部,騎車戴安全帽,家裡裝設防滑裝置。 -
牙周病恐增失智風險? 研究揭口腔健康與失智症的關係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029預防失智不外乎多動腦、多社交,但現在恐怕還得多注意自己的口腔健康。最近,陽明交大牙醫系發表在國際醫學期刊《Ageing Research Review》的報告,發現有較多研究證據支持重度牙周病、廣泛缺牙與失智症的關聯,衛福部推估,台灣失智人口超過30萬人,其中65歲以上佔96%。失智是1種疾病的通稱,而非老化現象,最為人熟知的就是阿茲海默症,除了會造成記憶力衰退外,還會影響到人腦的認知功能與改變個性行為,儘管過去多數研究發現口腔健康惡化與失智風險有關,但2者間的關聯性仍然不明。 -
全台首個有法源依據腦庫臺大揭牌 創腦神經醫學新里程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6930臺灣第1個腦庫,於2023年11月5日上午,在臺大醫學院舉行「臺灣腦庫」的揭牌典禮。腦庫是蒐集往生後的腦神經組織,作為研發神經退化疾病的藥物,比如失智症、或是帕金森氏症;先進國家的腦科學研究,是國力強弱的指標之一,目前全世界有150多個腦庫。臺灣大學自2017年起,從無到有、歷經6年的艱辛努力。 -
帕金森氏症常見症狀不只顫抖! 中醫治療分4類型緩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7343中醫師高資承表示,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種神經系統退化性疾病,好發於中老年人,但也有青壯年罹病的案例,此病症主要影響運動控制,常出現的症狀如:顫抖、肌肉僵硬、運動緩慢等症狀,也可能伴隨睡眠障礙、焦慮等問題。 -
美核准阿茲海默症新藥! 適合早期病患、副作用應留意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415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於2023年7月日全面批准阿茲海默症(Alzheimer,又稱失智症)新藥「Leqembi」,這是首款已證明具有減緩病情發展療效的藥物。我國食藥署表示,該藥廠已於6月中旬申請銜接性試驗評估,如採加速審查,有望在2025年在台核准上市。 -
趙建銘弟趙建勳腦動脈瘤破裂亡 典型症狀為爆炸性頭痛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804據了解,7日晚間,趙建勳喊著「頭痛」,服用1顆普拿疼緩解,後來還與家人共進晚餐,當時並未警覺到可能是腦部血管異常。隔天起床仍覺不舒服,中午發現突然昏迷,緊急送往奇美醫院急救,由於被診斷出是腦部動脈瘤破裂,多名醫師加入搶救行列,因病情未起色,裝上葉克膜,但因病情嚴重,下午1點多拔管離世。 -
健保署擴大給付SMA藥物 病友治療後可自理生活迎未來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242台灣神經學會表示,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一個漸進性神經肌肉退化性疾病,病人的運動功能會隨著時間,持續不斷的退步,直到肌肉無力、甚至無法自主呼吸而死亡。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小兒科部鐘育志醫師說明:「SMA是一個漸進性神經肌肉退化性疾病,以臨床表現來說,患者的運動功能將隨著時間日復一日持續的退化,直到肌肉無力萎縮,甚至無法自主呼吸而死亡。」 -
視帝丁強年前家中跌倒送醫不幸離世 年過X歲最怕跌倒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106曾獲金鐘視帝的資深演員丁強於1月27日(年初六)於桃園楊梅某醫院過世,享壽87歲。據了解,丁強在農曆過年前在家中跌倒,緊急送醫治療,但病情惡化,心肺功能下降、血氧過低,仍回天乏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