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神經學
-
天冷血管收縮小心耳鳴、眩暈! 預防首重良好血液循環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987寒流來襲氣溫驟降,病毒感染機率提高,部分民眾可能因感冒引發中耳炎或中耳積液,或是因為局部循環不好、血管收縮變差或阻塞,進而容易引發耳鳴眩暈症狀,耳鼻喉科醫師提醒民眾不可大意。 -
60歲男突雙腳無力無法行走! X光發現竟是腫瘤找上門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53860歲的邱先生過往沒有慢性病史也沒有特別定期健檢,1個月前突然出現雙腳無力的狀況,並且越來越嚴重,來院前無法站立行走,輾轉來到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洪立偉醫師門診尋求協助。透過X光、核磁共振檢查,發現邱先生胸椎第12節有塌陷情形,且已經壓迫神經管,影像懷疑為腫瘤骨轉移導致的非單純骨質疏鬆之壓迫性骨折,進一步抽血檢查更顯示腫瘤標記數值增高。經解釋後,洪立偉醫師遂執行「減壓及微創釘手術」,解除壓迫危機,術後隔天邱先生已能下床行走,並在傷口穩定後由腫瘤科團隊接手治療。 -
72歲老翁腰痛解尿困難 送醫發現患病機率僅百萬分之1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668自發性脊椎硬膜出血,是血塊壓迫脊椎神經,會造成劇烈疼痛。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日前收治1名72歲退休男性,某日平躺於床上做扭腰擺臀運動時,突感下背部疼痛,2小時後從肚臍下方延至雙下肢,開始出現麻木、無力,並合併解尿困難,立即被送至輔大醫院急診,至急診時雙下肢已經完全無法移動。 -
吞嚥困難只能依賴鼻胃管? 醫:靠復健能找回進食功能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132台灣長照機構中有94%的病患使用鼻胃管,但這並非治療吞嚥困難的唯一解方,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耳鼻喉科主治醫師余育霖表示,吞嚥是人體每天都會使用且很重要的反射行為,吞嚥困難有很多不同的表現方式,而大部分神經學或退化性疾病是可藉由吞嚥復健來改善的。 -
孩子眨眼、扭動、出怪聲 醫提醒妥瑞氏症狀家長別大意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133又到了即將入秋的時節,在這個天氣不穩,又面臨期中考試的階段,在北市聯醫中興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蔣立德的門診裡,主訴各式眨眼、扭動、發出怪聲症狀的小病患也逐漸增加。不論是初診或複診的病患,往往都可見到陪伴在一旁的焦急家屬,「明明就幫他補充很多營養品了,為什麼還是這樣?」「我們是不是哪裡做得不好,讓孩子又產生了什麼壓力?」 -
隱球菌腦膜炎初期症狀像感冒 醫:出現神經異常速就醫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972隱球菌腦膜炎好發於免疫力低下者,如愛滋病、長期服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器官移植後的患者等族群,陳珮昀指出,臨床上表現出亞急性或慢性的病程,起初症狀並不典型,容易被以為是感冒而輕忽,可能症狀有頭痛、頭暈、噁心、嘔吐、視力模糊、發燒……等,嚴重甚至會意識不清、癲癇、黴菌血症且有生命危險。 -
化療後恐面臨神經學症狀 中醫針灸能改善手腳麻木問題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967安南醫院中醫部部主任黃千甄表示,部分化學治療藥物如紫杉醇類、鉑類、長春花鹼類等,具有程度不一的神經毒性。據統計,完成治療後1個月,約68%的患者持續出現手足感覺受損等神經學症狀;經過半年之後,仍然會有30%患者帶有難以解決的手足麻痺症狀。 -
過期食品別吃了!5旬婦肉毒桿菌中毒 正在加護插管中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7351名南部50多歲女性,具慢性病史,獨居且有食用過期食品習慣,7月13日起出現腹痛、腹瀉、眼瞼下垂、吞嚥及說話困難、全身無力等神經學症狀至急診,隔天醫師通報採檢送驗,7月19日確診肉毒桿菌中毒,目前仍於加護病房治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