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確診人數
-
子宮頸癌診斷趨年輕化! 國健署擴大篩檢30歲以下女性
兩性關係 / 女人幫4782國內外研究實證,大規模推行子宮頸抹片篩檢,可有效降低60%至90%的子宮頸癌發生率與死亡率,國民健康署亦自民國84年起,提供30歲以上女性每年1次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以強化防癌措施,建立起堅實的防癌防線。國民健康署自114年起擴大篩檢對象,提供25至29歲女性每3年1次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 -
麻疹境外移入個案與本土個案有接觸史! 釀第4起群聚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457上週新增2例麻疹確定病例(1例境外移入、1例本土),為境外移入後,造成國內感染群聚,疾管署表示,這是今年第4起麻疹群聚事件,均為越南境外所致。疫調顯示,與這2名個案相關接觸者達235名,預計監測至5月11日。 -
癌症時鐘快轉17秒!肺癌連2年霸榜 腸癌乳癌緊追其後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13580新冠疫情期間許多民眾畏懼就醫,癌症篩檢人數減少,讓111年癌症新增人數大增8531人,平均每4分2秒就有1人罹癌,癌症時鐘一口氣快轉17秒,均創下近10年記錄。衛福部國健署今(19)日公布111年癌症登記報告10大癌症排行仍由肺癌蟬聯拿下首位,大腸癌、女性乳癌則分別位居2、3名。 -
抗癌新突破!CVM-1118治療神經內分泌瘤 受國際矚目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6004與會專家表示,這次臨床試驗所收個案為進案前6個月內腫瘤持續生長,但經過CVM-1118治療後,可以維持10個月以上無惡化存活期,成效明顯。台睿生技指出,將根據這些專家建議,提出下一階段的臨床方案,並積極尋求國際藥廠的支持,技轉或共同開發CVM-1118以加速產品上市的目標。 -
台灣愛滋通報「15至34歲」居多 安全性行為也存風險
兩性關係 / 愛滋病防治7320疾管署說明,我國今年截至7月新增通報確診愛滋感染人數計584人,與去年同期568人相比,略微上升3%;其中以15至34歲族群確診人數最多(367人,占63%),且增幅亦較明顯(增加11%),感染危險因子以「不安全性行為」為主(占92%)。 -
新冠確診潮再現! 感染科醫:突變後新病毒傳染力更強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6809新冠疫情爆發至今3年多,台灣雖已邁入「疫後新生活」,但近來全台各地醫療機構又現確診潮。羅東博愛醫院感染科盧進德醫師表示,新冠病毒並沒有消失,而是出現突變。因此,過去施打的疫苗抗體無法再發揮保護力,曾確診者也對突變後的病毒株沒有抵抗力。他呼籲,新病毒傳染力變強,防疫的螺絲必須重新栓牢。 -
新冠疫情進入第6波流行期! 才1周確診人數近翻倍成長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560新冠疫情進入第6波流行期,來勢洶洶,上週(6/11至6/17)新增623例確定病例(因併發症住院),較前1週(6/4至6/10)329例,幾乎以倍數成長,死亡個案也是如此,增38例死亡病例,較前1週20例,多了快一倍。全國第1劑新冠XBB疫苗接種率仍偏低,僅11.40%,疾管署提醒,尚未接種者儘速接種。 -
愛滋通報數降至940人 男男性行為捐血限制將重啟討論
兩性關係 / 愛滋病防治12800現行國內「捐血者健康標準」規定,男性間性行為者禁止捐血,隨著歐美先進國家著手放寬相關捐血限制,從永久禁止捐血修改為暫緩捐血,甚至縮減暫緩捐血期限,台灣也有意鬆綁,疾管署將於今年11月底前辦理2場「調整男性間性行為者捐血限制座談會」,蒐集各界意見,再召開專家會議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