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石膏
-
別讓腳踝扭傷影響行動! 選對護具加速康復重拾行動力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7241腳踝扭傷是常見的運動傷害,有時走路時拐到腳,也可能造成腳踝受傷,復健科醫師林宗慶提醒,受傷後,應先冰敷、抬高小腿,並多休息,若狀況並未改善,就應就醫,接受檢查,由醫師評估是否需要外科手術或使用足踝護具,避免2次傷害。 -
冬季皮膚乾癢發炎擋不住? 中醫傳授5招擺脫惱人濕疹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4971位49歲的女性因全身搔癢難耐前來中醫門診,該病患皮膚摸乾燥,小腿前側有些許龜裂及脫屑,莊可鈞中醫師表示,這是典型冬季癢的表現。經過把脈和舌診後,判斷為血虛風燥型的濕疹,經過2個禮拜的調養,搔癢改善許多。 -
車禍後左腿皮膚掀起! 醫師「神操作」讓女子重拾美腿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07030歲陳小姐日前騎著腳踏車,不料被機車撞上後造成大範圍的皮膚、皮下組織撕裂及肌肉損傷,左小腿皮膚幾乎整片掀起,送醫後好在經急診醫師確認骨頭無損,緊急會診整形外科醫師進行治療。陳小姐歷經過全身麻醉清創手術及植皮手術,並在住院照護兩週後,傷口逐漸癒合,一個月後傷口恢復良好,讓她感慨表示,「終於重新找回自信心!」 -
骨折手術要提防感染、骨髓炎! 圖解骨折術後照護重點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9123「骨科手術的傷口很怕感染,如果感染無法控制,便得將植入物、人工關節移除,然後需要長時間的換藥,等到感染改善後再想辦法關閉傷口,往往需要3至6個月以上。」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運動醫學科主任呂憲宗醫師指出,「為了降低傷口併發症的風險,可以多管齊下,包括把血糖控制穩定、避免手術低體溫、使用手術後負壓傷口照護系統等,讓傷口順利癒合,能夠減輕患者與家屬的壓力,也能避免許多衍生的醫療花費。」 -
假日運動揮棒跑壘腳後跟肌腱8成斷裂 採1療法恢復行走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20林大弘醫師說明,PLT是取自病患自身血小板,經活化及凍乾技術製成乾燥凍晶粉末,內含豐富生長因子。相較於傳統PRP治療,PLT僅需抽血1次即可製作10至20瓶凍晶,每瓶血小板生長因子濃度高於PRP約8倍,治療效果更持久,且少有過敏或排斥風險。 -
女子騎車擦撞手腕撐地挫傷 手腫痛數日竟是舟狀骨骨折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195腕部骨頭共有8塊,其中舟狀骨骨折是最為常見的腕部骨折,但卻最常被忽視!新竹台大分院骨科部醫師李育成說明,患者常見症狀為靠近拇指基底處腫痛,拇指活動度下降無法出力,但也常伴隨著其他的上肢挫傷和骨折,進而常被忽略拇指的症狀,導致未及時治療。 -
乳癌中西醫併治可降低死亡風險 注重術後調理防副作用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960乳癌是台灣女性十大癌症之首,近年來整體發生率持續上升,只有疫情期間因為篩檢人數銳減,所以減少約1成,隨著疫情解封,人流除了會慢慢回流,更令人擔心的是患者可能因為延誤確診,因而提高死亡率。一般而言,如果在2期以前發現,5年存活率將近高達9成,但隨著期數的增加,到了第4期的5年存活率已經低到只剩下25%。 -
少女犁田踝關節「3度燙傷」 搭配1療法植皮成功助恢復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059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張長正醫師表示,因同時考量患者術後恢復速度以及關節處的活動度,在植皮過程中使用組織凝膠並透過加壓方式,讓移植皮膚與受損組織可以快速緊密黏合,使植皮處順利新生血管以加速術後復原,這樣的做法除了有助於大幅度提升植皮的成功率外,也可使移植處的皮膚更加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