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眩光
-
眼球白目問題難避免 何昭德醫師健康開講全解析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851何昭德比喻,眼睛好比相機鏡頭,其中包含許多零件,其中1個就稱為水晶體,在出生或年輕時會呈現清澈透明狀,但隨著年紀的增加,就會開始變得混濁。水晶體主要由蛋白質構成,是人體器官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地方,因此一旦發生蛋白質變性,由可溶性蛋白變為不可溶性蛋白後,就稱之為白內障。沒有白內障問題的人,就像是從一片乾淨的玻璃看景物;反之有白內障問題的病人,有如隔著毛玻璃,景物周遭都會變得模糊,界線也比較不清楚。 -
近視的人不會得老花? 眼科醫師破解迷思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5673不少眼科醫師常被問到是否有近視就不會得老花?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近視、遠視是指遠處影像相對於視網膜的位置;老花是水晶體與睫狀肌看近時聚焦能力降低,2者截然不同。因此無論近視或遠視,只要水晶體退化就會老花。老花通常在40歲後開始出現,然而現代人長時間使用3C產品,使水晶體長期緊繃,老花提早報到的人不在少數,年紀輕輕就要過著看遠戴近視眼鏡,看近戴老花眼鏡的2副眼鏡生活。 -
早發性白內障選擇人工水晶體 老花應一併考量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823現代人頻繁使用3C產品,使得罹患高度近視機率提高,再加上眼睛長期暴露在有害的藍光中,也增加罹患早發性白內障的風險。1名45歲的女性上班族近視高達1000度,後來發現1至2年中又增加500度,經檢查後發現是核性白內障導致,經醫師協助申請健保事先審查後通過,手術置換新的人工水晶體後,裸視可達0.9至1. -
高度近視好發核性白內障 人工水晶體該這樣挑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247短時間內近視度數增加,反覆配鏡仍無法矯正視力的高度近視族群注意了。42歲吳先生,原本就是高度近視900度的患者,因近視度數在短期內飆升就醫,確診為早發性白內障,須透過微切口的超音波晶體乳化術合併人工水晶體植入才能改善視力。罹患高度近視的吳先生經過詳細的術前檢查後,醫師建議挑選可以過濾紫外線與藍光,具有保護視網膜功能的淡黃色非球面人工水晶體,手術後視力恢復良好。 -
年輕人也會白內障 高度近視患者尤應提高警覺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007根據醫學研究指出,若眼睛長時間近距離緊盯智慧型手機螢幕,這類藍光對眼睛健康的危害,恐使得水晶體逐漸混濁,進而生成白內障。所幸,醫學科技的進步,隨著各式多元化的人工水晶體問世,造福許多深受白內障困擾的患者,幫助他們找回視力的第二春。 -
白內障術後擺脫眼鏡 須多條件配合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5591位58歲男性,近視戴眼鏡40幾年,近2年視力逐漸模糊,以為是近視度數加深,門診檢查確定是因白內障而影響視力,須手術治療才能改善視力。治療方式依序為清除白內障,再植入人工水晶體,但手術後就不必再戴眼鏡了嗎? -
核性白內障年輕化 高度近視患者風險大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5170現年45歲的男性公務員2年前已近視約1000度,某天發現視力變得模糊,到眼鏡行檢測視力才驚覺短短1年內度數已高達1200度;未料隔年又飆升約200度,度數達到近1400度。就醫詳細檢查後,確診罹患年輕型核性白內障,在置換新型多功能人工水晶體後,如今才得以重拾好視力。 -
開車族白內障 手術可減少交通事故發生率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951255歲的陳先生,每天固定路線開車上下班20多年。最近1、2年,視力減退,雖仍看得見,但與周遭車子物體距離的把握度變差,發生了好幾次小擦撞,夜間路標也愈來愈不清楚,開車開得心驚膽跳。到眼科診所檢查才發現原來雙眼都產生白內障,視力掉到只剩0.4。所幸經過白內障手術之後,雙眼視力順利恢復至1.0,眼睛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