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益氣
-
老夫老妻只能「相敬如冰」? 「性」福迫降看這裡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4237根據研究指出,台灣65歲到75歲的男女還有性生活的比例占3到6成,但頻率確實會隨著年紀增長減少,80歲以後通常剩下3成左右。黃慶雲指出,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通常身體狀況和體力沒有年輕時好,五臟六腑退化,性功能也會隨年齡下降,睪固酮低下,使得陰莖海綿體構造退化,無法自行充血造成勃起障礙,或舉而不堅、持久力不足。 -
不良藥材充斥年貨大街 如何挑選專家帶路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192一些來源不明的藥材可能含有重金屬,由於金屬元素會蓄積在體內,若長期連續攝食,可能引發免疫系統功能病變及肝、腎功能受損。張崇訓建議,想購買經過炮製的藥材(傳統飲片),最好到有信譽、重視衛生、且具有合格販售證明的中西藥局或中藥房購買,並觀察藥材是否冷藏保存、配藥的人抓藥時有無戴口罩、手套。 -
減肥不只體重控制 中醫調理輔以空氣微雕形塑線條美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708中醫師楊永榮表示,根據肥胖的表現約可分為脾虛痰盛、胃熱溼阻、肝氣郁結、氣滯血瘀、脾腎陽虛及肝腎陰虛等6種型態,中醫減重採由內而外改變體質、治療根本,依照每個人不同體質以中藥調配專屬處方,養好氣血,自然能輕鬆減重。 -
處暑節氣晝熱夜涼 中醫養生食補抗秋燥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376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方志男提醒,民眾要多注意室內冷氣溫度勿設定太低溫,應隨天氣變化做調整;而食養方面應多多增潤疏熱。室內外若溫差過大,忽冷忽熱易引發冷熱型感冒,而過敏性鼻炎、咳嗽及哮喘者也易發作,體質偏燥熱的人也容易出現肌膚、鼻腔、口舌乾燥及便祕等「秋燥癥」,除了做好水分補充外,飲食方面可減低辛辣度或少碰油炸燒烤物,避開秋燥的影響。 -
立秋進補好「食」機 中醫養生首重抗燥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573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方志男建議,立秋屬於由熱漸涼交接的節氣,因此食養方面應以潤燥、滋陰、益氣最好,讓身心的滋潤度保持充足,養體轉換就能得宜。 -
企業女強人敵不過皮蛇神經痛 中醫治療擺脫病痛糾纏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9177帶狀疱疹俗稱為「皮蛇」或「飛蛇」,根據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統計,每年約有13萬人感染帶狀疱疹就醫。帶狀疱疹主要是水痘病毒潛藏於背根神經節或腦感覺神經節內,病毒被再度活化而引起的病症,其中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的患者約僅1%至2%,病因主要源自於勞累、失眠、感冒導致身體免疫功能下降,又與年齡老化、感染或接受化療等因素有關。 -
防子宮肌瘤經痛擾 冰冷飲甜食都得忌口
兩性關係 / 女人幫3053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指出,吃冰容易造成身體的微小血管收縮,以致子宮腔體的微循環障礙,經血排出不順或凝成塊狀,一旦血塊排不出,就會導致疼痛。 -
藝人相繼罹癌病逝 抗癌之路中西醫攜手求生機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461中醫師楊永榮指出,藉助營養醫學療法及中醫藥材的輔助改善,除了補充身體所需之營養素外,發揮協同作用,得以將手術、化療、放療的副作用降至最低,提升治癒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