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癌症
-
皮膚癌年輕化!黑色素瘤常見30歲以下 醫籲防曬、檢查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961根據美國癌症學會最新發布的2025年癌症統計報告,預計今年將有超過10.4萬名美國人被診斷出侵襲性黑色素瘤,而黑色素瘤已成30歲以下年輕人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國外醫學期刊分析指出,年輕族群皮膚癌風險增加,因兒童及青少年時期過度日曬而缺乏適當防護、30歲以下女性使用室內美黑設備者罹患黑色素瘤的風險,以及年輕人普遍缺乏定期皮膚檢查的習慣。 -
現代女性保有生育自主權 玻璃化冷凍技術再突破現生機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241隨著台灣生育率持續下滑,2024年新生兒數創歷史新低,越來越多女性開始關注生育保存議題。近年來,隨著玻璃化冷凍技術的進步,讓凍卵成功率大幅提升,為現代女性的生涯規劃提供更多彈性。隨著現代社會晚婚趨勢,許多女性因職場發展、經濟考量或尚未找到合適伴侶等因素,無法在理想年齡完成生育。吳成玄醫師表示,凍卵技術的出現,正是為了打破這個生理限制,讓女性能在卵子品質最佳的階段預先保存,待時機成熟再做生育決定,不僅是醫學突破亦是女性自主權的延伸。 -
不讓心血管悲劇重演! 提早篩檢「遺傳地雷」趨吉避凶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243「醫師,為什麼我爸爸50歲就心肌梗塞,我哥哥45歲也中風,明明我們家都很注重健康啊?」這是心血管門診中經常聽到的疑問。當一個家族中接連出現心血管疾病,很多人會歸咎於共同的生活習慣或環境因素,但真正的元凶可能藏在基因深處。 -
幼兒味覺養成黃金期 營養師指導培養孩子「健康餐盤」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5000在全球兒童肥胖問題日益嚴重的現代,根據發表在《Annals of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期刊的研究指出,兒童生來就有偏好甜味和避免苦味食物(如綠葉蔬菜)的生物傾向。Catherine A. Forestell博士指出,這種偏好可能在歷史上有助於生存,但時至今日被加工類的甜味是不健康的食品來源中,是明顯不利於健康發展。邱璟瑞營養師表示,孩子的確與生俱來有偏好甜味、排斥苦味的生物本能,但在現代充滿加工食品的環境中,反而成為健康隱憂。 -
HPV疫苗不只是防子宮頸癌! 男生接種可預防這些癌症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8708公費HPV疫苗由原本僅國中女生,擴大到「113學年度入學」的全體國中生(男女皆可),由地方衛生局安排入校施打;未能配合校園場次者,也能夠持補接種通知單於期限內到合約院所完成施打。依各縣市公告顯示,114年9月起陸續入校開打第1劑。 -
三總肺癌治療新突破! 精準診斷定位同步切除肺小結節
癌症新知 / 肺癌16021肺癌長年高居台灣10大癌症死因之首。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報告,肺癌為國人罹癌人數最多的癌別,且五年存活率與發現期別密切相關。若能在第0期或第1期確診,五年存活率可望超過9成。然而,隨著低劑量電腦斷層(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 LDCT)肺癌篩檢普及,如何安全、準確地處理體積小、位置深或支氣管徑路不清的小結節,成為臨床極大挑戰。 -
乳癌術後義乳紅腫未必是感染 導管沖洗治療可緩解症狀
癌症新知 / 乳癌1600758歲的黃女士因罹患乳癌,日前接受右側乳房切除手術,並在同次手術中以矽膠義乳進行乳房重建,術後初期恢復相當好。但2個多月後,義乳部位出現局部疼痛與灼熱感。回診檢查後發現有紅腫的情形,經口服抗生素治療效果不佳且紅腫範圍持續擴大。安排住院治療後,以手術方式在義乳周圍放置2條微型導管,進行每天2次的局部沖洗,經3日治療後紅腫明顯改善,1週後順利出院,且無需移除義乳。 -
幽門螺旋桿菌經口傳染! 避免共杯共食、少醃漬和菸酒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5833根據111年癌症登記及113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胃癌位居我國10大癌症發生人數及死亡率第8位,每年逾4,000人新診斷罹患胃癌,並造成2,000多人死於胃癌。其中,錨點導致胃癌發生最主要風險因子約有8至9成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