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癌症希望基金會
-
國健署攜手國際抗癌聯盟交流取經 共創全民防癌新未來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5055為展現我國在癌症防治上的成果與國際接軌的努力,國民健康署於國際抗癌聯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簡稱UICC)執行長Cary Adams博士訪臺期間,攜手癌症希望基金會等民間團體舉辦記者會與座談會,共同探討乳癌、子宮頸癌、肝癌等防治策略,展現台灣在癌症篩檢的努力與成效,促進與國際接軌,打造健康台灣,共創防癌新未來。 -
三陰性乳癌治療迎曙光 PARP抑制劑與免疫藥物納給付
癌症新知 / 乳癌1339053歲Amanda於2年前確診早期三陰性乳癌,儘管為早期,但惡性度偏高,5年內復發風險近3成。經醫師評估後建議,使用免疫藥物輔助治療,但費用超過200萬元,所幸她年輕時投保私人醫療險,大幅減輕經濟負擔。 -
抗癌不再孤單!醫界與癌友團體呼籲 重視心理腫瘤照護
癌症新知 / 抗癌鬥士12567抗癌過程艱辛,癌友身心俱疲,為讓社會更關注癌友心理健康,在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代表提議下,國際心理腫瘤醫學學會(IPOS)正式決議,將每年4月9日訂為「世界心理腫瘤日」(World Psycho-Oncology Day, WPOD),積極推動癌症病人身心整合照護。 -
生命轉彎的角落!亞東前護理師畫作 鼓勵癌友永不放棄
癌症新知 / 抗癌鬥士12125曾為個案管理師的郭小菁,因身心壓力沉重,曾有一段時間遠離醫療崗位,期間透過繪畫療癒,重建內心平衡,這次她以《生命轉彎的角落》獲選第10屆「彩繪希望」巡展作品,剛好就在老東家亞東醫院展出,她表示,這幅畫為多年工作經驗的總結,希望所有癌友不要輕言放棄,堅持到底。 -
彩繪希望巡展台大癌醫登場!31幅作品 展現癌友生命力
癌症新知 / 抗癌鬥士7657為鼓勵癌友力抗病魔,癌症希望基金會於台大癌醫中心希望光塔2樓舉辦第10屆彩繪希望巡展,即日起至12月23日將展出31幅精彩作品。畫作中有1幅《美麗心世界》,出自加護病房護理師林清清之手,她在去年確診乳癌後心情一度跌入谷底,唯有在創作時能找到力量,因此將過往旅遊的美好回憶描繪成畫,並一舉榮獲第10屆彩繪希望比賽病友組佳作。 -
病友團體疾呼參與健保給付決策 盼醫療評估病人不缺席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974新藥納入健保決策過程繁複,但病友團體卻被迫「缺席」,無法為自己權益發聲。臺灣病友聯盟(TAPO)表示,病友是健保藥物給付最重要的利害關係人,但在健保決策中,幾乎表達空間,呼籲病友應可參與專家諮詢會議,且在共擬會上,病團應由列席轉為正式代表,而健保會設置常設病友席次。 -
CAR-T細胞免疫治療納健保滿1週年 29位癌友完成治療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4057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將CAR-T細胞免疫治療納入健保已滿1週年。只要「成人之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或「25歲以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2疾病患者經過兩線標準治療後,反應不佳或復發,即有機會符合給付標準。根據健保署資料,今年有59人申請, 42人(71%)通過,包含:36例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6例兒童或青少年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每人819萬、共計約3.4億的醫療費用由健保支付。 -
健保給付限制多!各種條件成緊箍咒 癌友恐成用藥孤兒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739陳媽媽確診肺癌後,自費使用標靶藥物4年多,迄今花700多萬元,年初健保署同意給付該標靶藥物,卻設下條件「需先化療失敗」,得知自己不符合用藥資格,陳媽媽相當難過,因為全家快被她給拖垮,以為這是政府德政,卻是「看得到、吃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