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癌前病變
-
幽門螺旋桿菌經口傳染! 避免共杯共食、少醃漬和菸酒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938根據111年癌症登記及113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胃癌位居我國10大癌症發生人數及死亡率第8位,每年逾4,000人新診斷罹患胃癌,並造成2,000多人死於胃癌。其中,錨點導致胃癌發生最主要風險因子約有8至9成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造成。 -
久坐正在傷害你的腸道! 久坐超過10小時大腸癌風險增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077隨著現代社會工作型態的轉變,越來越多人成為「久坐族」。根據統計,台灣上班族平均每日坐著時間相當長,而在後疫情時代遠距工作普及,此趨勢更是持續增加。然而,看似無害的「久坐」習慣,可能正悄悄威脅著腸道健康。 -
幽門桿菌潛伏恐演變成胃癌 高風險族群應及早檢測治療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698許多民眾對胃部不適早已習以為常,經常感到脹氣、反胃、胃酸逆流、食慾不振等。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內視鏡室主任徐兆甸醫師表示,這些症狀背後,可能潛藏一隻會致癌的細菌: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 -
公費HPV疫苗9月擴大施打! 國中男女生配合校園接種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757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與多種癌症相關,除子宮頸癌,也可能導致口咽癌、肛門癌、外生殖器癌等,影響不限於女性。為此,衛生福利部宣布自今(114)年9月起,擴大HPV疫苗公費接種對象,由原先的國中女生擴大至國中男生,並呼籲家長與學生把握時機,完成疫苗接種,以強化防癌保護力。 -
有效降低4癌症死亡率! 定期接受癌症篩檢為健康儲值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676國民健康署持續推動癌症篩檢政策,實證顯示,篩檢可有效降低乳癌、大腸癌、子宮頸癌及口腔癌的死亡率,並有助延長平均餘命,最高可達3.38年。研究亦指出,癌症篩檢除有助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同時因壽命延長而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有效提升國人健康及國家整體競爭力,朝健康台灣不斷邁進! -
及早發現癌前病變保健康! 北市推篩檢線上刮大獎開跑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4343癌症為台北市10大死因之首,發生年齡有年輕化趨勢,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於114年擴大癌症篩檢年齡,以降低癌症發生率,為鼓勵市民養成定期癌症篩檢習慣,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及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合作舉辦「健康特務行動:刮出你的身體密碼」癌症篩檢線上刮刮卡活動,凡居住台北市且符合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或口腔癌本次活動篩檢資格者,且於活動期間完成任一項篩檢,即可參加線上刮刮卡活動,獎項高達千餘名,未刮中者,還可參加「隱藏寶藏加碼獎」,有機會抽中首爾來回雙人機票及飯店住宿券,活動總獎金高達30萬元,趕緊揪親朋好友一起來篩檢! -
消化道出現微小警訊別輕忽! 醫籲掌握6徵兆及早揪癌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528745歲陳女士平日無明顯不適,僅偶爾出現腹脹與排便習慣改變,原以為是壓力或飲食所致。因家族有大腸癌病史,陳女士至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張瑄元門診安排無痛大腸鏡檢查,發現3顆大腸息肉,其中1顆無法用一般內視鏡切除處理。因此,張醫師運用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完整移除病灶,術後病理檢查未見惡性變化,目前陳女士定期於門診追蹤,避免癌前病變進展成癌症。 -
衛福部擴大5大癌症免費篩檢服務 符合資格對象1次看懂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10903為強化全民健康防護,衛生福利部自114年起擴大推動「5大癌症免費篩檢」服務,包含子宮頸癌、口腔癌、乳癌、大腸癌及肺癌,今年(114年)截至6月11日止,已為316萬人次提供篩檢服務,相較於去年同期的260萬人次,增加了56萬人次,顯示民眾參與度提升。政府鼓勵符合資格的民眾定期接受篩檢,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有效降低癌症帶來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