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畏寒
-
台灣迎來首批BNT! 網友熱搜BNT疫苗QA重點1次解答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2416根據頂尖期刊《自然》發表的1項英國研究,其重點探討BNT疫苗在不同年齡的免疫反應,共分析140位至少施打1劑BNT的長者和年輕醫護。結果顯示,T細胞免疫反應隨年齡升高而下降,80歲以上長者中和抗體濃度偵測率劇降。 -
新手媽媽餵母乳必修課 預防乳腺炎幫助哺餵母乳不卡關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111很多媽媽在哺乳期間都碰過乳腺阻塞、乳頭破皮、乳房疼痛甚至是乳腺炎的經驗。媽媽們都說乳腺炎的痛比生產的痛有過之而無不及,一生難忘。因此泌乳性乳腺炎常常是導致媽媽放棄哺乳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據研究報告指出,泌乳性乳腺炎的發生率約3至20%,最常在產後2至3周發生,亦可能在哺乳期任何時間發生。 -
夏日高山氣溫涼爽是陷阱 超強紫外線可能「烤」成番薯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931隨著疫情微解封,外出踏青的民眾也日益增加,台中市張姓婦人日前揪團挑戰合歡東峰,原本成功攻頂後開心下山,回家後竟發現纖纖玉手秒變乳豬手,全身發燙更是十分難受,同仁戲稱「美魔女媽媽變身紅孩兒」,醫師提醒,高山地區紫外線強烈,外出必備防曬4寶,不僅預防曬傷,也能降低罹患皮膚癌風險。 -
肺癌居全球癌症死因之冠 顧肺4招也要防新冠肺炎威脅
癌症新知 / 肺癌38221肺癌是全世界發生率最高的癌症,也是全球癌症死因第1位。在台灣,肺癌是107年發生率第2高的癌症,僅次於大腸癌。而肺癌標準化死亡率雖已連續9年下降,仍高居台灣癌症死因首位,109年共9,629人死於肺癌,占了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的5分之1(19.2%)。
-
生活充滿環境賀爾蒙令人擔憂 研究發現與這2成分有關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190目前研究已知許多可擾亂環境的化學物質具有環境荷爾蒙或稱內分泌干擾化合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的特性,此類具有內分泌干擾之化學物質種類相當多,其健康效應多元且暴露後影響深遠,研究文獻顯示懷孕婦女的暴露與新生兒出生預後、孩童肥胖、性早熟及神經發育可能有相關性。壬基酚(NP)及雙酚A(BPA)也被認為可能的內分泌干擾化合物質之一。 -
符合第2劑資格合約院所可施打 接種後死亡累計482人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13今(2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醒,不論接種牛津AZ與莫德納符合第2劑時程,都可以到各縣市新冠疫苗合約醫療院所公費接種;指揮中心統計,全台新冠疫苗接種605.9萬人次,牛津AZ疫苗有320.3萬人次,莫德納有285.6萬人次,人口涵蓋率24.94%,劑次人口比25.80(劑/每百人)。 -
80多歲老婦5月26日死亡今日公布 境外Delta來勢洶洶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398新冠本土病例新增維持2位數!今(2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增加23例本土新冠個案,新北市13例最多,台北市與桃園市各有4例,死亡增2例,80多歲女性5月26日身體不適就醫當日死亡,因司法相驗程序,通報後指揮中心今公布;另外,境外移入病毒基因定序在出爐多數感染Delta。 -
7月27日降級! 餐飲內用、旅遊團、補習班有條件開放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67今(2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7月27日確定降級,戴口罩、實聯制、社交距離仍然維持外,餐飲內用、文藝表演、結婚宴客、暑期上課補習班等,都有條件開放,基本上室內50人、室外100人為限,然而八大行業、KTV、社區大學、游泳池等仍然禁止,指揮官陳時中強調,期限至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