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男
-
男性年紀愈大當爸要注意! 研究:子代精神疾病風險增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115隨著國人受教育年數增加,平均結婚年齡逐年上升,而生育年齡普遍延後。根據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112年母親平均生育年齡為32.4歲,自民國80年來上升了5.2歲;112年的父親平均生育年齡為34.6歲,32年來上升了4.3歲。過去研究觀察到父親生育年齡愈高,其子代思覺失調症風險增加,且發病年齡較早,但尚未有實證研究直接評估與量化。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發現,男性生育年齡愈晚,與子代身上產生的新生突變,呈正向相關性。 -
夏天養生應護心少動怒! 紅色、酸味食物有助安神收汗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240根據最新統計,國人死於心血管病人數已超越癌症死亡人數,《黃帝內經》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預防勝於治療,應把握立夏養心好時機。2025年5月5日是立夏的日子,立夏開始,晝長夜短,氣溫升高,容易使人心浮氣躁,《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提到夏季養生應要「使志無怒」,不輕易動怒,盡量維持心情平和舒暢,以避免心火過於旺盛傷心神。 -
飯後不定時腹痛、想吐常被誤解! 原來少年罹患這疾病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400714歲謝姓少年,從7歲開始就出現腸胃不適症狀,腹痛、腹瀉、便秘等,媽媽也帶著他求診各醫院治療,但都沒有真正的改善。去年開始出現持續性噁心嘔吐狀況,並且體重明顯下降,169公分的少年,3個月內體重從52.5公斤下降到48公斤,媽媽又帶他到各醫院看診皆未改善,因此上網搜尋類似個案治療成功案例,才從北部南下到台中找童綜合醫院小兒外科主任郭敏勇診療。 -
運動量大健康風險增?如何運動不傷身? 專家分析利弊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149刊登在《梅約醫院學報》中,美國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與哈特福醫院的研究人員,以2400位曾心臟病發但存活下來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顯示,運動量越大的人,心臟病死亡風險則越低;不過,要小心的是,每周跑步超過48公里的人,運動的好處就會開始降低,另外,以快走為運動者,每周走超過74公里,也會失去運動的益處。 -
74歲婦人吞嚥困難 原來是甲狀腺結節腫如芭樂壓迫氣管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01774歲的黃女士在10年前因右側甲狀腺結節問題接受手術切除,術後也定期追蹤左側甲狀腺結節,並持續服用甲狀腺素控制。直到3年前她發現左側結節逐漸增大,但切片數次均屬良性,在未影響生活的情況下,仍選擇持續觀察。然而,近期她因吞嚥困難、摸到頸部腫脹,檢查出結節壓迫氣管,遂決定接受手術,將芭樂大的結節與甲狀腺一併摘除。 -
老菸槍愛唱歌突狂咳竟罹肺癌! 出現3狀況恐事態不妙
癌症新知 / 肺癌735356歲王先生平常愛唱歌,聚會時總會上台獻藝,但近來他唱歌時常狂咳不已,呼吸也變得急促,就醫檢查時,醫師詢問有無抽菸,發現他的菸齡竟長達30年,於是安排「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癌篩檢,果然在右上肺發現1顆約2公分、邊緣不規則腫瘤,切除後證實為惡性,所幸並未擴散,讓他又能一展歌喉。 -
亞健康占7成!你身體不舒服恐是機能失衡? 1招助改善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222許家彰醫師指出,硒是1種重要的微量元素,在人體中扮演抗氧化、抗發炎、強化肝臟排毒與調節免疫系統的角色。特別是對於腸胃吸收功能較差的亞健康族群,口服保健食品未必能充分被人體所吸收,改採營養點滴形式,能讓細胞更快速有效地利用。 -
呼吸中止症患者注意!呼吸暫停達2分鐘 腦細胞恐壞死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067許文龍醫師曾治療1名年約30歲男性,平常喜歡運動、練重訓,夜晚睡不好,枕邊人提醒有呼吸中止症,加上起床後感覺嘴巴乾痛,即使睡得再久白天仍感覺疲累,曾做過鼻中膈彎曲手術,呼吸卻仍感不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