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男性10大癌症
-
健康檢查可揪出脂肪肝警訊 避免惡化應從2方面著手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946國泰健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許舒淳說,脂肪肝為肝臟累積過多脂肪導致發炎,國泰健檢2019年客戶健檢數值統計,近5成受檢者出現脂肪肝警訊,40至69歲中每2人就有1人脂肪肝。 -
食道癌早期發現免手術 內視鏡熱射頻燒灼可治癒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5091因工作需要,75歲秦爺爺年輕時常菸酒不離身,上了年紀後因罹患重度逆流性食道炎,必須固定至醫院回診、追蹤、服藥,10多年來狀況相當穩定。但日前回診時,醫師透過影像增強內視鏡檢查發現,秦爺爺的食道出現大範圍的黏膜異常,且分布在上面的微血管有變粗與濃染情形,經病理切片檢查後,確診為早期食道鱗狀上皮癌。 -
吞嚥卡卡只能吃軟飯 老翁飲酒過量罹食道癌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2929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洪宗民指出,早期食道癌症狀並不明顯,患者通常直到腫瘤變大,讓食道變狹窄,甚至出現喉嚨卡卡或吞嚥困難時才會就醫檢查。食道癌是目前台灣男性發生率排名第6的惡性腫瘤,但存活率卻是男性10大癌症中最差的,臨床發現,食道癌3大危險因子為:抽菸、喝酒、胃食道逆流。 -
攝護腺癌早期無症狀 有2成發現罹癌已轉移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81370歲的顏先生有夜尿、頻尿、排尿困難等問題,就醫後確診為攝護腺肥大,接受雷射汽化手術後,解決排尿困擾,切片檢查並未發現癌細胞。術後1年又開始頻尿甚至血尿,就醫接受肛內指診以及4次切片檢查,才發現竟為攝護腺癌第四期,且已擴散至周圍。 -
喝酒易臉紅-頭頸癌併發食道癌高危險群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005蘇昶昭表示,林姓患者在5年治療舌癌後,恢復情況良好,唯2年前曾因甲狀腺腫大,到耳鼻喉科看診,直到今年又出現吞嚥困難的情形,便誤以為是甲狀腺毛病復發不理,最後才因胃食道逆流,再次到耳鼻喉科求診,醫師警覺有異,立即轉介他到腸胃科做食道檢查。 -
治療攝護腺癌 海福刀留住男人真「性」福
兩性關係 / 男人幫4343台中榮總泌尿科主任歐宴泉醫師表示,傳統攝護腺癌治療,以「根除手術」或「體外放射線治療」為主,但也伴隨性功能障礙、尿失禁、周邊組織損傷、感染等副作用。不但如此,若患者年齡大、有凝血機轉問題、長期內科疾病,可能伴隨大出血、嚴重感染,因此,這些患者通常不建議採用傳統的開放性手術治療。而放射線治療需每日一次照射治療,共需7、8週療程。 -
口腔健康拉警報 小學生齲齒比例高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156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林敬修指出,依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公布資料,台灣地區5至6歲兒童乳牙的齲齒率,雖然由84年的89.4%降至95年的73.6%,但100年卻不降反升,增加為79.3%,顯示兒童齲齒率急需改善。 -
台灣每6分35秒有1人罹癌 大腸直腸癌居首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2156與96年相較,97年癌症發生數增加4049人,國健局指出,癌症人數增加的主要因素在於高齡化、生活型態改變,及肥胖人口增加,與癌症篩檢的推廣,以致國人癌症發生人數持續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