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產後恢復
-
響應國際母乳週! 國健署募集短影音舉辦抽獎活動開跑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10743國民健康署積極推動母乳哺育支持系統,透過母嬰親善醫療院所、設置公共場所哺集乳室、提供多元諮詢管道等,協助有意願的媽媽都能順利哺乳。今年響應國際母乳週,舉辦「一口母乳,一生守護」短影音募集活動,呼籲各界共同努力,為哺乳媽媽營造友善哺乳環境。 -
告別產後肥胖!專家分享瘦身秘訣 找回曼妙身材不是夢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6771女性愛美是天性,許多媽媽在懷孕時總會特別煩惱,擔心身材走鐘、產後瘦身等等問題,新竹國泰醫院婦產科醫師張瑜芹表示,產後恢復身材只要掌握「均衡飲食、適度運動、注意產後骨盆修復、保持良好作息、設定合理目標」等方式,有耐心一步一步慢慢來,就能漸漸找回產前好狀態。 -
老婆產後老公暫時停機? 找回「性」福夫妻生活這樣做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8438懷孕期間因為考量會造成孕婦不適(曾有醫學報告指出精液中的前列腺素造成腹痛甚至早產),許多準爸爸在此時會自動配合降低或暫停性生活需求,但畢竟性生活也是維繫親密關係的一環,等到寶寶誕生後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再度開機呢?這是很多媽咪和爸爸的疑問。 -
母乳哺育成功心法!家庭後盾很重要 別讓媽媽孤軍奮戰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9649據亞東醫院113年臨床調查,院內約有49%的媽媽願意親餵母乳,但哺育過程中常遇到哪些難題?亞東紀念醫院產科衛教師林培瑩坦言,產後媽媽普遍身心疲憊,加上技術上的不熟練,容易感到壓力。一旦睡眠和休息時間不足,不僅影響身體恢復,還可能導致乳汁分泌下降,因此,爸爸和其他照顧者的支持至關重要,多多陪伴、分擔育兒工作,降低媽媽的壓力,才會提高母乳哺育的成功率。 -
剖腹產vs.自然產怎麼選? 網友熱議優缺點及潛在風險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414迎接新生命對父母而言絕對是一件人生大事。不過隨著預產期步步接近,究竟要選擇透過手術、可降低產程突發狀況風險的「剖腹產」,還是沒有外力介入、強調自然分娩的「自然產」,成為了孕婦們的煩惱之一,更是必須做出的重要抉擇。接著就一起從費用、復原時間、潛在風險等方面看看兩者有何差異,幫助準媽咪們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剖腹產vs自然產」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選擇剖腹產或自然產的各種考量。 -
產後憂鬱如何解? 網友盤點5大方法 助媽媽脫離低潮期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689生產完後,產婦都需要一段恢復期,讓器官與身體機能可以恢復到產前的狀態,在這段產後恢復期間,無論是心理、還是生理狀況都需要足夠的休養,若是因為一心照料新生兒,而忽略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就有可能會出現所謂的產後憂鬱症。《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內「產後憂鬱改善方式」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5大產後憂鬱改善行為。 -
卵子會老那子宮呢? 王呈瑋醫師:60歲的子宮還能生!
兩性關係 / 不孕症6864婦女年齡過高就不能受孕?婦產科醫師要顛覆你的舊觀念:「60歲的子宮其實還能生小孩!」財團法人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特別邀請華育生殖中心副院長王呈瑋,與民眾演講生殖醫學的知識,分享高齡懷孕的策略與注意事項。 -
產婦憂鬱有徵兆 產檢及早發覺可預防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167郭恬妮醫師指出,先前有憂鬱症病史,或是荷爾蒙變化或身體不舒服造成心情低落以及懷孕期間調適困難,過於擔憂生產過程、孩子出生的健康,都會造成「產前憂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