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產前檢查
-
台灣女孩日提倡性別平等 國健署辦抽獎籲珍惜每個生命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902台灣社會受傳宗接代觀念影響,許多不孕夫妻在做人工生殖時常指定性別,以致新生男嬰占比高於女生,但據國民健康署出生通報統計顯示,民國97年全台第1胎出生性別比1.086,110年下降至1.065。為了打破性別刻板印象,國健署將10月11日訂為「台灣女孩日」,並舉辦抽獎活動,邀集民眾一同來倡議「生育性別平等」理念,打破以往「重男輕女」的性別刻板印象,共同珍惜上天賜予的每個心肝寶貝。 -
高齡產婦增加!國健署提「好孕6招」 助媽咪安心待產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723現代人晚婚晚生現象,女性易成為高齡產婦,將增加高危險妊娠風險,國健署為了讓準媽媽安心待產,提出「好孕6招」,希望準爸媽能多多注意,同時也呼籲,高齡孕婦對媽媽寶寶都可能帶來風險,國人應盡早規劃生育計畫,把握孕育下一代的最好時機! -
女性25至35歲是黃金生育期! 男人也要把握40歲以前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000考量生育風險及胎兒健康、父母養育年齡的準備度、合適性、情緒穩定性等因素,國民健康署鼓勵女性於25歲至35歲之間完成生育規劃,男性則建議在40歲以前完成。 -
地中海貧血屬隱性先天性遺傳疾病 孕期產前檢查可篩檢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414彭慶添指出,地中海貧血可分為輕度、中度及重度,輕度患者只會偶爾頭暈、貧血,甚至終生無任何症狀,通常不需特別治療;但中重度患者可能出現嚴重貧血、黃疸、肝脾腫大、骨骼變形、發育遲緩等情形,需一輩子接受定期輸血和排鐵劑治療,或是有些幸運患者可以找到完全適合的捐贈者,於青少年期之前接受骨髓移植手術,才有機會根治疾病。 -
盤點新手爸媽煩惱4大問題 國健署有請專家來解答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891國健署在109年8月8日至109年8月15日針對全台各地的準爸媽們以網路方式蒐集在孕前準備、懷孕照護、產後照護及孕產婦心理健康等4大主題的問卷調查。 -
產後出血恐致命 數位減像血管攝影提升栓塞成功率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3556產後大出血是分娩後的突發性嚴重併發症,致死率相當高,產前檢查難以預測。傳統治療會先給予子宮收縮藥物,及大量輸液、輸血等,若效果不佳,產婦必須接受子宮動脈栓塞手術。 -
孕媽咪別忘體重控制 準媽媽孕期過胖恐影響胎兒腦發育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978研究是由紐約大學Grossman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領導,這項研究將身體質量指數(BMI)與大腦前額葉皮質和前島的變化聯繫在一起,腦部這2個區塊是影響人類決策和行為的關鍵,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自閉症和暴飲暴食有關。 -
新版孕婦手冊文字減量圖像化 準爸爸首次納入內容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666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國人108年女性生育平均年齡為32.1歲、生育第1胎平均年齡為31歲,其中35歲以上者占30.9%,準媽媽年齡升高,發生不孕、流產、早產、妊娠高血壓、糖尿病等風險也跟著提升,國健署希望利用孕婦手冊提醒,除定期接受檢查外,生產育兒知識也最好開始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