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生病不上學
-
北市腸病毒正流行! 衛生局:孩子染腸病毒建議這樣吃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566北市衛生局提醒,進入流行期後,北市幼兒園、短期補習班、托嬰中心及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中心,若7日內同一班級有2名以上(含2名)幼童經醫師臨床診斷為腸病毒感染(含手足口或疱疹性咽峽炎等),發現個案之班級應採停課7日(含假日)措施,腸病毒學(幼)童應請假在家休息7天,不到校也不要到公共場所、托育中心或補習班等,避免疫情傳播。 -
腸病毒升溫!北市整備防疫 提醒家長:孩子生病不上學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827腸病毒疫情約自3月下旬開始上升,於5月底至6月中達到高峰,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近4週腸病毒疫情呈上升趨勢,全國第18週(4月30日到5月6日)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1萬1,123人次,已高於全國流行閾值1萬1,000人次。而台北市第18週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684人次,尚未達北市流行閾值1,100人次。 -
單週腸病毒就診人次近萬 開學當心病毒擴散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1902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近期腸病毒疫情仍處於流行期,近四週門診就診人次分別為9,747、9,811、9,536、9,642人次,與流行閾值9,696相當。第34週急診病例千分比4.76,略高於流行閾值4.35。 -
學生開學後須正確勤洗手 遠離腸病毒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184疾管署表示,今年主要流行的腸病毒為克沙奇A型,雖然腸病毒71型較不活躍,重症群聚風險較低,但民眾仍不可對此掉以輕心。今年截至8月25日為止,累計共有5例的腸病毒重症個案,分別感染了克沙奇A2型、A5型、A16型、腸病毒71型與伊科11型,其中伊科11型造成1名嬰兒死亡,其餘4名個案均順利康復。 -
腸病毒感染升溫 家人竟是最大感染源?!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579腸病毒可引發多種疾病,一般無任何症狀,或只出現類似一般感冒的輕微症狀,家長難以判別。中山醫院兼任兒科主治醫師周怡宏表示,歷年造成重症者都以腸病毒71型為主,潛伏期平均約3至5天,發病後7日傳染力最強,腸病毒傳染主要經由糞口、飛沫及接觸傳染,腸病毒71型感染出現嚴重併發症、死亡,大多是小於3歲的幼童。 -
「宅神」與子共食早餐 竟同染腸病毒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朱學恒父子上個月相繼感染腸病毒,先是就讀幼幼班2歲多的兒子朱小胖,在學校受到同學感染,之後與朱學恒共食一份早餐,又傳染給爸爸。經歷過感染腸病毒痛苦的朱學恆應疾病管制局邀請,前往幼兒園現身說法,宣導腸病毒防治,呼籲家長和學童,勤洗手、「生病不上學,病毒不傳染」。 -
腸病毒進入流行期 累積重症個案27例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258這三名個案都居住於南部,分別為1歲5個月及2歲2個月男童,及12歲小六女生。3名個案於4月上旬出現發燒、手足出現紅疹、口腔水泡潰瘍等腸病毒感染症狀,並出現肌抽躍、心跳過速、步態不穩及嘔吐等疑似重症病徵。所幸,家長緊急帶孩子至大醫院就醫,其中2人已康復出院,1歲5個月男童目前仍住院治療中。
-
學童開學季 校園傳染病發威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洪嘉蔚指出,目前該院區小兒科門診,流感病例數已較農曆年假前減少,但腸病毒病例數持續增加中,其中多為幼稚園至國小低年級學童,且不乏須住院治療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