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生活習慣
-
驚!男子血便求醫 竟是每天久坐10幾小時釀成痔瘡惹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9031名20歲出頭的年輕男子近3、4個月以來排便後馬桶滿是血漬,伴隨的疼痛也影響生活品質,飽受困擾的他下定決心求醫,經醫師檢查後確認是痔瘡所致,一問之下發現,男子從事設計工作,疫情以來長期在家工作,1天坐10幾個小時鮮少走動,痔瘡快速惡化,最後只好接受內外痣全切除手術,重拾健康人生。 -
提升記憶力關鍵!活化大腦NMDA受體 增強記憶與認知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6619專家建議確診輕度或中度認知障礙時就應及早介入,透過飲食、運動等生活習慣的改變提升腦部功能,也可以考慮輔以複方活性胺基酸和植物萃取精華,活化掌管記憶與認知的核心NMDA受體。 -
6旬婦1晚跑5次廁所 中醫治療服中藥搭三伏貼改善夜尿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983中醫在治療夜尿上,除了藥物治療以外,會特別重視「溫度」,採取「溫通」、「溫化」的治療方式!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師黃瀞瑩指出,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是整年陽氣最盛的日子,可以採用三伏貼在脾俞、腎俞等特定穴位。 -
天氣熱吃不下!6大食慾不振原因 快嘗試網推開胃方法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825《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食慾不振原因」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可以發現「天氣因素」最常被提及。每到夏季,炎炎烈日與飆高的氣溫常令人食慾下降,哀嚎道「真的太熱了,熱到沒胃口」,也有民眾因刻意減少活動、避免出汗而不容易感到飢餓。 -
膽固醇、三酸甘油酯超標! 常見4款降血脂藥物1次搞懂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049臨床上常見降血脂藥物有斯他汀、膽酸結合樹脂、纖維酸鹽衍生物、菸鹼酸等4大類型,食藥署建議,患者開始服用藥品後,應定期追蹤血脂控制情形及服藥狀況,即使血脂數值已恢復正常,亦不要隨意停藥。 -
三高防治888計畫!健保砸半年3.5億 啟動三高全人照護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12995國人罹患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人數多達數百萬,為了讓患者獲得更好的照護,健保署宣布,將於8月實施「社區醫院全人全社區照護計畫」,針對在地區醫院就醫的三高、慢性病人,透過個案健康資料建檔、導入生活習慣諮詢等服務,預估目標對象30萬人,預算規模半年投入3.5億元。 -
預防代謝症候群!國健署辦活動 鼓勵國人賺健康拿好禮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35國健署指出,全台至今已有近2,700家診所、超過4,300位醫師加入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收案超過21萬人,參與計畫的民眾近100%接受至少1項不健康生活習慣改善指導,追蹤管理至少3次(含)以上者,超過7成改善至少1項異常指標,近2成改善已非代謝症候群(即代謝症候群異常指標小於3項)。 -
想改善兒童便秘問題!遵照中醫師建議 可按壓腹部穴位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193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兒科主治醫師胡玉芳表示,平常要改善小兒便秘問題,父母或照顧者可幫孩子按摩調理,特別是針對在腹部的天樞穴、大橫穴、中脘穴以及下肢的足三里穴或上巨虛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