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甘草
-
腸躁症讓人便秘又腹瀉 中醫:肝鬱脾虛是關鍵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752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醫師趙品諭表示,中醫角度認為這是肝鬱脾虛。中醫講的肝,有能力可以疏理身體的氣、血、津液,現代醫學大概像是神經功能的調控,肝鬱的人往往就是呈現一種身心緊繃的狀態,也容易遭受影響出現各種失調的症狀,譬如失眠、月經不規則;而中醫所謂的脾,能運化水穀精微,現代醫學角度就是腸胃的消化及吸收營養功能,脾虛的人往往就是呈現與消化道有關的不正常的情況。 -
中醫抑制發炎物質 減輕化療神經病變副作用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456化學治療的過程會伴隨許多副作用,其中周邊神經病變的發生率約30%。輕微症狀會出現末梢麻木,嚴重時則會出現遲鈍無力、疼痛和刺癢感等,令患者相當難受,必須減輕劑量或是中斷治療。高雄長庚紀念醫院中醫研究團隊利用文獻整理發現,使用中藥可抑制發炎物質,減輕神經症狀,在臨床上也獲得良好療效,成果已刊登在2019 -
春季氣候多變化 中醫養生講求3大重點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550雖然氣候變遷,但地球運轉依然4時不同,臺中慈濟醫院藥學部中藥局藥師胡仁珍提醒,要學習順應4時氣候變化,放鬆心情並適時運用茶飲養生,從作息、運動與飲食3管齊下,可以避免或減輕許多疾病發生。 -
中醫認為體內毒素與溼氣 導致各種皮膚病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766罹患皮膚病也許不致於要人命,但搔癢難忍的過程卻很煎熬,甚至抓到嚴重出血、流湯水,更是身心俱疲。尤其如溼疹、乾癬等皮膚疾病,常常容易反覆發作,除了遵照醫囑好好治療,作息維持規律正常,飲食的調養更是維持皮膚病不復發的重要環節。 -
孩子誤服成人止咳藥水 竟住進加護病房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888俗語說「醫生怕治咳」,阿包醫生自己是兒童胸腔科的醫師,對於慢性咳嗽的治療有時也會感到棘手。咳嗽本來就是人體的一種防衛機制,但造成咳嗽的原因實在千奇百種,在小兒科常見的原因,例如鼻涕倒流、支氣管炎、肺炎、氣喘、呼吸道異物吸入、胃食道逆流等等,醫師在面對孩子的咳嗽,都需要完整的理學檢查,再決定是要化痰還 -
中醫養肺有訣竅 穴道按摩輔以食療溫補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07624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大寒」剛過,溫度像溜滑梯一樣急速下降,在這冷颼颼的天氣裡,流感疫情卻逐漸開始升溫。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去年12月30日至今年1月5日,台灣流感總就診數已達到76,562人次,急診就診病例百分比超過流行閾值,台灣正式進入流感流行期;累積至12日,就診超過88,725人 -
產後坐月子喝生化湯 自然產與剖腹產喝法不同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5314婦女產後喝生化湯調養很普遍,但殊不知喝對時間很重要。1名產婦剛坐完月子就來求診,主訴滴滴答答的「月經」仍未停止,直到坐完月子後仍在喝生化湯。對此中醫師表示,這類案例在臨床上時有所聞,許多人認為生化湯有助將惡露排除乾淨,深怕清不乾淨殘留在體內導致種下日後病根,於是服用過量留下惡露排不完、傷及子宮內膜的 -
天熱孩子沒胃口? 中醫師:沁脾開胃飲促食慾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天熱高溫,許多人習慣來1杯冰涼冷飲,消暑解渴,不過,中醫師提醒,小朋友、青少年夏天應該少喝喝冷飲,吃生菜沙拉、冰沙等生冷食物,否則胃黏膜血管收縮,胃液分泌減少,阻礙脾胃的化濕功能,以致食慾變差,影響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