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特效藥
-
抽血檢查這2個指數很重要 數字越多代表你腎功能越差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432內湖國泰診所腎臟內科主治醫師曾柏榮指出,慢性腎臟病是指持續超過3個月以上的腎功能異常,抽血檢驗的腎功能包括尿素氮及肌酐酸,這兩個指標越高,代表腎功能越不好,有一些腎臟以外的因素也會影響檢驗的數值,所以抽血結果的判讀還是要由醫生來評估。 -
失智長輩疫情在家運動不可少 物理治療師示範6組動作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545新竹台大分院復健部楊榮真物理治療師說明,依據內政部統計資料推估,2019年底台灣失智人口已逾29萬人,且快速增加中。雖然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於日前批准阿茲海默症新藥上市,這款藥品雖然能降低腦中的類澱粉蛋白堆積,可能有助減緩認知退化,但不會治癒阿茲海默症,每人每年費用約為5.6萬美元(約台幣155萬元),所費不貲,國內目前也尚未引進此藥。 -
陽明交大運用AI找出4款新冠潛力藥 莊人祥:樂觀其成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864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表示,研究團隊透過人工智慧及大數據方法,從全球已在使用的大量藥物中篩出巴色匹韋(Boceprevir)、特拉匹韋(Telaprevir)、奈非那韋(Nelfinavir),以及其中1種抗發炎舊藥(JMY206)。 -
10大癌症死亡率肝癌居第2位 中醫救肝苦人鼓勵別放棄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663莊振杉指出,通常肝發炎的原因很多,例如病毒性、酒精性、脂肪性、藥物傷害、長期熬夜、膽汁分泌異常、免疫異常等,若能在肝硬化的初期,盡早尋求專業中醫師積極治療,是可以讓受損的肝臟功能復原。通常藉由肝功能檢驗可以知道肝臟的健康狀態,若檢查發現肝指數偏高,就表示肝臟正在發炎。 -
偏頭痛可能連續痛達72小時 關鍵可能出在三叉神經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753蔡睿蘋表示,頭痛常引起憂慮包含:是否長出異常組織,導致顱內受到壓迫,也可能是腦部中風、缺氧、缺血或循環不良,但事實是大腦沒有痛覺神經,如果長出腦瘤不一定會痛,除非壓迫到血管、侵犯到腦膜、刺激到顱神經、腦壓上升等,就有可能引起頭痛,引起頭痛原因很多,因此一定要詳細檢查。
-
別小看喉嚨發炎疼痛 病程持續好幾天趕緊就醫卡實在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135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耳鼻喉科柯皓允醫師指出,喉嚨是呼吸道、消化道對外的通道,在呼吸、進食的過程中,容易接觸到病毒、細菌等各種病原體,若遭到感染便會出現喉嚨發炎、腫脹、疼痛。其中,感冒是喉嚨痛最常見的原因,以病毒感染為主。過於勞累、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等狀況,都會增加感染的機會。 -
中醫治療「後天養先天」 小腦萎縮症3管齊下可改善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6801常有人將小腦萎縮和漸凍人搞混?小腦萎縮症主要是脊髓及小腦脂質性病變到萎縮的狀況,因患者走路搖搖晃晃,又稱為「企鵝病」;運動神經元疾病、神經周邊神經系統萎縮則稱為「漸凍人」。雖然兩者皆為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引起的退化性疾病,但因病變部位、致病因素不同,則臨床病徵也不一樣。中醫師張賜興表示,小腦萎縮症通常有平衡感異常、動作遲緩、寫字不順、走路不穩、容易跌倒、吞嚥困難、容易嗆到、口齒不清、眼球震顫、複視等10大症狀;漸凍人則屬於反映在肢體動作的神經性退化,肌肉會逐漸萎縮到無力,而兩者都容易出現口齒不清、構音或吞嚥困難及步態不穩的症狀。 -
免疫力低下皮蛇纏上身 醫:有這些症狀應儘速就醫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190柯爺爺自述這1年來深受腰痛所苦,所以平時能坐就不站、能躺就不坐,加上疫情關係,更不喜出門走動,連帶食慾不振、鬱鬱寡歡,1周前右腿還出現一串串紅疹水泡,但因為不痛不癢(腰痛有固定服用止痛藥),以為是皮膚過敏,本想藉貼人工皮改善,直到家人見狀驚覺不對勁,才趕緊帶爺爺赴醫檢查,幸好帶狀皰疹尚未造成疼痛,住院透過抗病毒特效藥治療5天後,終順利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