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牛津
-
重拾膝利人生!拯救膝關節退化 半人工膝關節詢問度高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882原則上,如果患者韌帶完好無受損、沒有嚴重骨質疏鬆,又希望破壞組織較少、傷口小、且期望行走能愈自然愈好,就可以考慮牛津半人工膝關節手術,雖然跑步、跪坐仍有所限制,但能進行快走且蹲下的角度較大,目前能做到膝蓋彎曲最大限度約140、150度,是全人工膝關節無法達到的程度。 -
關節退化換全人工膝關節? 條件符合可選半人工膝關節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556人工膝關節置換術主要是把受損的膝關節移除,換上人工關節,以減輕疼痛並恢復行動能力。梁峻銘院長說明,全人工膝關節和半人工膝關節的差別在於,全人工膝關節會放置1塊完整墊片,直接固定在脛骨元件上,重新設定角度、排列下肢活動關節;半人工膝關節僅置換受損部分的關節軟骨。牛津半人工膝關節放置仿人體半月板的活動式墊片,可前後滑動,重新打造可活動式的關節面,有助於恢復關節自然彎曲角度,符合人體工學。 -
新冠確診後腦霧揮之不去! 推測與大腦或肺部血栓有關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7115新冠確診後,飽受腦霧困擾個案眾多,英國1項最新研究證實,確診者康復狀況不如預期,可能跟大腦或肺部血栓有關,血栓為引發長新冠後遺症的原因。 -
連休10天之後你也有收假症候群嗎? 醫師教你如何收心
醫美減重 / 心靈成長2861不僅是春節,不少人一進入長假,便直接進入哥布林模式。特別是返回鄉下老家,附近沒有夜店可以跑趴,只能整天在家看電視,看雲海。不過有另一群人會忙著向親友拜年,特別是新婚夫婦,要回娘家又要回婆家,事情很多,煞是累人。要注意的是,這兩類人都有可能出現收假症候群。 -
牛津長新冠門診團隊全面解析長新冠! 從認識腦霧開始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2422新冠肺炎疫情已經3年有餘,很多人以為我們已經迎接最終章,別忘了對多數曾確診的康復者來說,還有「番外篇」──長新冠。隨著疫情時間拉長,不少確診者陸續出現「長新冠」的症狀,也就是感染後的後遺症。在台灣,不少康復者,特別是經歷Delta病毒,甚至原始株大學長感染與傷害的康復者,身體受到相當大的損害;不少研究與觀察都提醒,這些感染者的長新冠情形將比近期受到Omicron侵襲的感染者更嚴重。 -
注意!適度飲酒仍傷身 1周7罐就影響大腦導致認知衰退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14眾所周知,飲酒會對大腦產生負面影響。這就是為什麼總是鼓勵大家適度飲酒,不要過量飲酒的原因。但最近的1項大型觀察性研究發現,即使是適度飲酒(比如1週7罐)仍然會增加大腦中鐵質的積累,進而導致認知能力下降。 -
腰圍每增加1英寸不只變更胖! 研究:心臟衰竭風險增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438歐洲心臟病學會大會(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Congress)發表了新的研究指出腰圍每增加1英寸,心臟衰竭風險就會增加11%,並且比整體體重對心臟健康構成更大的危險。而且腰圍最大的人罹患心血管問題的可能性是腰圍最小的人的3.21倍,換算之下,每增加1個BMI單位,心臟衰竭的機率就會增加9%。 -
高醫大世界衛生日論壇 陳建仁:疫情過後台灣浴火重生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11為響應世界衛生日,高雄醫學大學特別於4月7日下午舉辦世界衛生日論壇「全球化與健康不平等——從WHO到COVID-19」,論壇以「打造一個更公平、更健康的世界(Building a fairer, healthier world)」為主題,結合健康的社會決定因子、全民健康覆蓋、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等重要議題,從台灣觀點出發,回顧並展望後COVID-19時代的全球衛生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