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牙根
-
拔除牙齒大有學問 保存齒槽脊提升假牙自然度與功能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745根據研究顯示,健康牙齒拔除後因缺少牙周韌帶的支撐,6個月後會有水平骨吸收約29%至63%,垂直骨吸收約11%至22%。若牙齒或植牙本身的齒槽骨已嚴重遭到破壞,例如牙周病、植體周圍炎或是困難拔牙需要磨除大量骨頭等,皆可能使齒槽脊吸收後與原有齒槽脊的外型落差劇烈。將會影響後續假牙製作的美觀性與功能性。 -
數位All-on-4全口重建技術 翻轉「無齒」人生1日可達成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735通常大範圍缺牙或全口幾乎無牙的病患,早期會採用活動假牙修補缺牙,但易有不穩固、或配戴不適的困擾,隨著牙科醫療技術進步,植牙能支撐固定、恢復咀嚼功能,植體數目也從6到8顆,至今減少到只需要4顆,即「All-on-4」快速1日全口重建。收治前述病例的牙醫師劉東翰表示,事業忙碌的台商就診前已事先透過網路了解快速植牙技術,從諮詢、口腔檢查、假牙設計到裝上臨時假牙,1周內即完成,返台2周後又飛回對岸,工作行程不受影響。 -
被牙醫放棄全口牙齒沒救 4D數位模擬植牙1日搞定缺牙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3975相較於無導引式植牙或是傳統all on 4,「4D數位All on 4植牙」是植牙手術的新里程碑,運用4D數位手術導引板,能精準計算出植入的角度及深度,讓傷口得以變很小;同時也因為能精準植入植體,使得製做出來的假牙最能與電腦預先模擬的排牙相符,術後假牙的美觀度能達到最高、舒適性最佳,更重要的是手術可1次完成。 -
65歲以上3成口中無牙 台灣牙材需求隨高齡化持續加重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930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指出,在醫療器材的品項中,牙科產品整體佔較小,比重僅7.1 %,但隨著人口高齡化、齲齒問題以及民眾對於牙齒矯正及修復的需求,造成這幾年牙科醫材的成長。 -
植牙前審慎評估不貪快 美好人生「植」得更好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6126隨著植牙技術日益成熟,若按照醫療程序按部就班執行,植牙成功率極高。牙醫師林東豪指出,近年來常可聽到「即拔即種」、「1日植牙」的速成方式並非人人適用,必須視個案牙床骨頭健康狀況而定,做好植牙的術前評估,以免提高植牙失敗的風險機率。 -
抽過神經就沒事? 牙齒疼痛可能是細菌再次入侵牙根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5678郭醫師問診檢查後發現,雖然王阿姨的牙齒已經抽過神經,但神經管內還有殘餘的細菌,且牙齒再蛀牙後也沒有做好填補,造成細菌跟著口水又跑進神經管,進而擴散到牙根外的顎骨,細菌再沿著顎骨侵蝕外面的牙齦,就會長出俗稱的「牙包」,透過X光片影像上顯示牙根有陰影,確診為牙根膿腫。於是告知王阿姨需要再做1次抽神經,讓她不禁疑惑表示,怎麼還要再抽神經呢? -
以為做了假牙就不會蛀牙 婦人牙疼就醫才知道真相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700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張敏德表示,當牙齒脫落或拔除時,許多人選擇傳統義齒,修磨旁邊的牙齒(俗稱車牙齒)來當支柱,製作固定局部義齒(俗稱牙橋)。相較之下,傳統假牙費用較低,但會破壞缺牙位置鄰近兩側的牙齒,所以就會選擇做人工植牙,植入人造地基(人工牙根)做為義齒的根基。 -
造成肺炎的原因不只新冠病毒 口腔病菌更不容忽視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9030牙醫師呂睿庭表示,像該名男子一樣,因牙周病而引發肺炎的個案,臨床上不在少數,兩者之間可說是息息相關。許多民眾總把牙齒保健、看牙這件事情排在其他科別之後,但俗話說「病從口入」,如何控管感染的入口,便是民眾的首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