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牙周病
-
頸椎病變走路搖晃像喝醉酒 後位椎弓整形手術重回正常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546經過影像檢查,證實他的頸椎已呈退化病變及多節神經壓迫,與患者及家屬溝通說明後,安排頸椎部分治療,施行「後位椎弓整形手術」,術後隔天患者就感受到手指活動不再僵硬,下床活動步態也漸漸正常,術後1周傷口乾淨就能出院療養了。 -
血小板低下當心幽門桿菌造成! 不積極治療胃癌恐上身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76部分經健康檢查發現,有些輕微血小板低下的民眾,平時沒有明顯症狀,但胃卻經常感覺到不舒服,經檢查發現感染幽門桿菌。研究發現胃幽門桿菌可能帶有某些抗原類似血小板結構,讓免疫細胞誤認血小板是外來物,經由抗生素等治療消除幽門桿菌,就能讓血小板恢復正常。 -
植體周圍發炎如同牙周病 牙醫師剖析植牙失敗關鍵因素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481品御牙醫診所鍾文宸 醫師解釋,植體周圍發炎就像是自然牙罹患牙周病一樣,都是受到牙菌斑侵蝕所致。口腔內每天會產生新的細菌,即便牙周病治療穩定,若口腔清潔習慣不良,牙周病有很高的機率會復發,導致植牙後的使用年限縮短,唯有維持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才能讓植牙和自然牙使用長久。 -
缺牙不補小心恐嚴重牙周病 植牙、牙橋優缺點完整解析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191缺牙的影響主要會區分成2個部分,「口內」及「口外」,泉玥牙醫診所院長郭光哲解釋,「口內」指的是口腔內環境的變化,「口外」則是口腔外,如臉形、外觀的變化。 -
每天刷牙還得牙周病? 牙醫:多數人都忽略「1細節」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738臺中慈濟醫院牙科醫師何曉涵解釋,造成「牙周病」,就是許多人熟知的牙菌斑累積引起,牙菌斑就是俗稱的「牙垢」。無論是否進食、吃東西,牙齒表面都會形成一層生物薄膜,隨時間推移與細菌繁殖,薄膜會增厚變成牙菌斑,所以,牙菌斑就是由細菌、食物殘渣、脫落的口腔上皮細胞和唾液組成;而「牙結石」就是牙菌斑鈣化後堆積而成。 -
國人九成罹患牙周病 忽略口腔問題代價大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548根據國健署調查,台灣牙周疾病盛行率高達九成,卻普遍為國人忽略,一項由益普索市調公司(Ipsos)進行的研究指出,有牙周病相關問題的民眾(刷牙流血、牙齦流血、牙齦紅腫、牙齦炎、牙齦萎縮),僅24%會拜訪牙醫,更有33%的民眾完全不在乎,顯見一般民眾對牙周問題所知不多。民眾輕忽牙周症狀,各種網路的謠言迷思、治療偏方更是雪上加霜,讓錯誤觀念藉由網路媒體以訛傳訛、積非成是。 -
婦人以油漱口預防牙周病 醫師:毫無科學證據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456成大醫院口腔醫學部牙周病科主治醫師徐志中表示,牙周疾病泛指發生在牙齒周邊軟硬組織的疾病,我國成年人牙周問題的發生率高達九成,而這也是35歲以上成年人牙齒脫落的主要原因。 -
孕婦輕忽牙周病 研究:早產風險增加7倍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988俗語說「生一個孩子,掉一顆牙。」有人認為是因鈣質流失所致,但從牙醫師角度解釋,掉牙應該是牙周病所致。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研究顯示,無牙周病的孕婦早產率是6%,有牙周病的孕婦則高達43%出現早產症狀,為健康者的7倍,且恐造成新生兒體重過輕及日後多種先天性疾病,孕婦不應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