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燒燙傷
-
全身長滿水疱如燒燙傷 罕見自體免疫疾病天疱瘡作祟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298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過敏免疫風溼科主任蔡肇基表示,吳爺爺為茶農,可能是清洗茶葉時,皮膚接觸到農藥而產生自體抗體,繼而全身性出現大面積水疱和潰瘍。因睡覺時容易壓到傷口必須趴睡,造成睡眠品質不佳,且除了背部潰爛成一片外,手肘關節處也陸續出現水疱,令他十分恐慌,不得不就醫治療。 -
圍爐吃鍋小心燒燙傷 事發當下謹記5字口訣別慌!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013一旦發生燒燙傷,不論傷口大小或嚴重程度,最重要的是「立刻沖冷水,讓皮膚快速溫和地降溫」,在冷水下至少沖15至30分鐘,可避免高溫持續停留在皮膚上,造成更嚴重的傷害。但切記勿以冰敷的方式降溫,因為燒燙傷時皮膚組織較為敏感,反而容易發生凍傷。 -
自體幹細胞修復關節損傷 王建民提前做好準備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2963新光醫院主任醫師釋高上表示,退化性關節炎發生機率隨著年紀增加,50歲族群好發率可能為50%,60歲族群就成長至60%,然而運動風氣盛行,如果未能妥善保護膝蓋,會導致膝關節退化非常快。臨床曾經有年紀僅30幾歲的患者就出現膝關節退化症狀,特別是運動選手,關節傷害機率比一般人高,如果能趁早醫學介入,有機會提高醫治效率。 -
再生醫療製劑管理修法 藥師抗議藥品商品化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2932日前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針對「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草案進行逐條審查,民進黨籍立委邱泰源認為,應以「製品」取代「製劑」,且將法令位階拉高,當時,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署長吳秀梅認為不妥,表示一旦改成製品,再生醫療製品的主管機關就變成經濟部。 -
10大嬰幼兒照顧NG行為 爸媽千萬別再犯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147長庚兒少保護中心醫師葉國偉指出,國外有研究證實,20%的兒童死因是可以預防,而長庚兒少保護中心本次的研究則顯示,應該有高達30%的6歲以下兒童死亡是可避免的,例如猝死、創傷、兒虐、窒息、溺水、缺氧、火災和窗簾繩吊死等。這些可避免的原因,主要是來自於照護者照顧上的疏忽,或是本身照護知識的不足。 -
燒燙傷急救刻不容緩 事發48小時內是關鍵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551在所有模擬病人中,就屬燒燙傷患者難度最高,為了培養專業醫療團隊,三軍總醫院於106年完成國內首例「燒燙傷處理與輸液治療能力之臨床技能教案」,由特效化妝師為模擬病人化上幾可亂真的傷口,讓護理師能更精確處置急性燒傷,將來一旦遇到突發事件,立即啟動ANGEL(天使)整體照護模式,陪伴患者走過人生中痛苦的低 -
以色列開發噴霧人造皮膚 燒燙傷患不再忍劇痛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716對大面積燒燙傷的患者而言,每次更換敷料藥物都要承受巨大的痛苦。不過現在以色列開發1種噴霧式人造皮膚裝置,就像產生1層透明皮膚來保護傷口,這種神奇的技術,連醫生都直呼彷彿是科幻小說中才有的情節。 -
【健康傳媒 X 關鍵評論網】現實中能像《琅琊榜》、《畫皮》那樣「變臉」?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4你有看過《變臉》、《琅琊榜》還是《畫皮》嗎?這些影劇作品的共通點,就是為了復仇、報恩或執行任務,主角竟然換了一張臉!像這樣「換」臉比翻書還快的情節,在目前的醫學技術下是否可能呢?如果真的找到一個人願意與你「換換臉」,在執行上又會遇到什麼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