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炎夏
-
炎夏外出記得做好防曬! 從頭到腳裝備齊全遠離熱傷害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05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提醒,除盡量避開上午10點至下午2點的時段或高溫炎熱時進行戶外活動外,更應牢記從頭到腳5裝備:「寬邊帽、太陽眼鏡、涼爽透氣衣物、擦防曬乳、自備水瓶並休息降溫」,以避免熱傷害威脅。 -
夏日電費爆貴該怎麼省? 6個節電小撇步杜絕吃電怪獸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2229炎炎夏日不開冷氣簡直活不下去,但隨之而來的高昂電費則讓人感到心寒,加上進入夏季電費時段,究竟在面對熱浪來襲與荷包消瘦的雙重煩惱下,有什麼方法能夠兩者兼顧呢?《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內「節電撇步」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6大節電方法。 -
「夏至」養生宜「養心」 中醫建議養生茶飲護心增免疫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86中醫師吳宛容表示,「夏至」時節過後,開始進入中醫所謂的「三伏天」,指的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日子,此時天氣悶熱流汗多,如果忘記補充足量水分,容易好發心血管疾病。 -
夏季小心熱傷害!防範中暑 營養師:吃對東西也有幫助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565防範熱中暑除了不要在中午出門、盡量在陰涼處工作以及補充水分以外,吃對東西也有幫助!2020年發表在《Nutrients》的研究指出,疲勞性熱中暑(EHS)是一種危及生命的徵狀,它會導致體溫調節失常,其中它會影響血管的收縮,影響身體血流,導致神經、器官壞死。 -
6月首日9人熱傷害!炎夏防範熱傷害 國健署提醒3要點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324端午節接近,天氣愈加炎熱,衛福部統計6月1日有9人熱傷害,而去(2021)年6月共有238人次有熱傷害。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也提點預防熱傷害的要點。 -
濕疹不只是皮膚問題! 中醫強調由內而外調理避免復發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126西醫療程通常會開藥膏供患者塗抹,但中醫是整體的治療。鄭愛蓮說,「體內的垃圾應藉由出汗、出油或排泄去代謝,若出現在皮膚,就可能是濕疹了。」患者需從調整飲食與作息做起,並非1、2周就能痊癒。使用中藥方也能夠排出體內的濕氣,至於開的藥方則因人而異,初期需要排寒、濕、熱,後期就要補元氣,讓五臟六腑強壯。 -
遭魚蝦貝類刺傷感染創傷弧菌 可能敗血性休克甚至死亡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0411位88歲阿嬤在處理魚類時,左手不小心被魚鰭刺傷,傷口不到1公分,卻開始局部紅腫熱痛,且在幾個小時後演變成壞死性筋膜炎,經送醫後確診為「創傷弧菌」感染,經清創、完整抗生素治療後順利出院。 -
醫院有條件開放探病 雙北長期陪病者7天需快篩1次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814醫療院所原本因3級警戒禁止探病,最近疫情趨緩,今(2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有條件開放探病與陪病,雙北市須配合篩檢,基本上每7天公費抗原快篩1次,由公費支付,希望能兼顧人情與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