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濕度
-
慢性鼻竇炎復發需再次手術 多屬第2型發炎反應難控制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6266慢性鼻竇炎困擾許多人,保守治療若無效,可藉鼻竇內視鏡手術改善,但部份患者效果不彰。林口長庚醫院跨科別合作,鑽研青少年慢性鼻竇炎治療,發現若是屬於第2型慢性鼻竇炎,也就是通常會出現鼻息肉或合併氣喘等下呼吸道疾病者,預後較差且息肉易復發,最難控制。建議採個人化醫療,選擇適當的病患予以生物製劑治療,強化第2型發炎反應的控制,將可獲得有效改善。 -
開放進口蛋竟引來爭議不斷! 專家提方案建議全程冷鏈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6993農業部先前為解決國內蛋荒問題,開放進口機蛋,未料處理過程爭議不斷,導致民眾擔憂深陷食安風暴之中。針對進口蛋該如何妥善處理,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助理教授陳彥伯表示,進口蛋應在生產國當地確實洗選及油封保鮮後,全程冷鏈至消費者或加工業者的手上,以維持鮮度與安全性。且以台灣技術目前是可以執行的,但需要相關單位提出規範讓業者依循。 -
新式屈光雷射不掀角膜瓣、乾眼機率低 常見術式比一比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094現代人罹患近視比例高,除了配戴眼鏡、隱形眼鏡外,選擇近視雷射的矯正方式也是熱門選項。隨著科技不斷日新月異,近視雷射手術發展愈來愈進步,從早期常見LASIK近視雷射術後易出現乾眼情形,發展至目前新式雷射如全飛秒屈光雷射已大幅降低乾眼現象,且術後恢復快,視力改善立竿見影。 -
秋老虎發威氣溫居高不下! 遠離熱傷害「藥」特別小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106在高氣溫、高濕度的環境下,當汗水無法順利排出體外,或體內缺水而導致排汗散熱不足,會讓體感溫度隨著上升。若有服用利尿劑、抗精神病藥劑、抗組織胺、抗乙醯膽鹼等藥物的民眾,此類藥物會引起血管收縮,抑制排汗,降低散熱的功能,進而增加熱傷害發生的機會。 -
吹冷氣吹到皮膚癢、鼻涕狂流? 冷氣病可按3穴位改善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919夏天溫度持續攀升,許多人都躲在室內避暑吹冷,然而長時間吹冷氣卻不利健康,特別是過敏體質、血液循環不良,還有體質虛寒的人容易為「冷氣病」所苦。冷氣病表現的症狀非常多元,包含頭痛、流鼻水、氣喘、皮膚癢、眼睛乾澀不適,甚至是肩頸僵硬、下肢無力等。 -
處暑節氣室內外溫差大「溫差病」上身! 中醫有效緩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910賴睿昕中醫師指出,當室內與室外的溫差太大,人體無法調適,引起身體不良反應,就是「處暑」節氣常出現的溫差病,主要是由很熱的地方突然跑到很冷的地方,引起血管神經不自主的收縮,所引起的一連串不舒服的症狀,輕微的溫差病可能只是人覺得精神不濟、體溫微熱,這是因為我們本來在戶外曬太陽,就會使全身發熱,這時應該要讓人體排汗的自我調溫機制啟動,經由汗水排掉體內累積的熱。 -
今夏濕熱有感!濕疹、汗皰疹易爆發 中醫教你改善方法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4548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說明,中醫認為皮膚疾病患者除了自身代謝不良,外在環境也是重要的誘發因素,炎熱時出汗可排解,往往濕氣不易排除,身體代謝不正常,便會從皮膚排出毒素。 -
長輩不開冷氣熱到體溫達38度 急診醫示警中暑死亡率高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59近期連日創下高溫,氣象局更預估未來幾天「沒有最熱,只有更熱」。醫師說明,近期有長輩為了省電費,白天不開冷氣,導致自己出現中暑症狀,緊急送醫才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