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溢奶
-
降低嬰兒猝死風險!5行為不要做 趴睡、枕頭都不安全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78871歲以下嬰兒因趴睡窒息的憾事時有所聞,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仍是國內嬰兒十大死因之一。研究顯示,趴睡是SIDS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為了降低窒息與猝死的風險,建議1歲以下嬰兒應仰睡入眠,寶寶的安全比短暫的安穩更為重要。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家長、照顧者及居家托育人員(保母),照顧1歲以下的寶寶除了應該避免上述5大NG行為以外,還應該注意餵奶時或剛喝完奶時,不要讓寶寶立即躺平或趴睡於大人身上,以防溢奶、吐奶,提升窒息的風險。建議餵奶後輕拍背部幫助排氣,並隨時留意寶寶狀況。 -
嬰兒猝死症候群列嬰兒10大死因 國健署提5守則防憾事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8922國健署表示,有時爸爸媽媽為了讓寶寶睡得安穩而讓孩子趴睡、準備塑型枕頭,或為了與嬰兒互動在床上放置填充玩具,天冷怕寶寶著涼而幫孩子穿過多衣服或蓋棉被,甚至為了照顧方便而和嬰兒同床睡覺,這些不正確的照顧方式,都會提高寶寶猝死症候群或窒息的風險。 -
新手爸媽強心針!寶寶照護6大常見QA 快聽網友經驗談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740許多新手爸媽在照顧寶寶時,經常會感到手忙腳亂、不知所措,面對嬰兒的各種需求和問題,也不清楚該如何應對。《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寶寶照護」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6大寶寶照護QA,快來看看其他家長的經驗分享,以及專業人士怎麼說吧! -
嬰兒猝死可以避免!防嬰兒窒息死亡 家長要記住這些事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628日前的降低台灣新生兒死亡率研討會中提到,新生兒猝死率連年新高。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中華民國兒童健康聯盟舉辦「降低台灣新生兒死亡率」研討會,會中指出:新生兒死亡率指每1000名活產嬰兒於28天內死亡數,而嬰兒死亡率為每1000名活產兒在1歲前死亡數,我國這2項數據連3年上升,高於日、韓。 -
本土+25245!死亡+46 男嬰疑似溢奶昏迷PCR陽性殁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958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1)日宣布新增25,245例本土個案,398例境外移入,46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2例特殊死亡個案,其中1名案例是年僅1.3個月大男嬰,家長發現孩子昏迷無反應,送到醫院時已無生命徵象,新冠快篩陰性但PCR陽性確診,急救後無效死亡,死因為呼吸衰竭、新冠檢測陽性、疑似溢奶。 -
這些危險因子恐致新生兒呼吸陣喘 剖腹產也是其中之一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27妊娠36週又3天出生之新生兒,出生體重為2335克,母親由於宮縮頻繁,以致在送抵醫院路程中即由產道娩出。出生後雖有間斷地宏亮哭聲,但呼吸次數一直在每分鐘70下併有微微呻吟聲,疑為新生兒呼吸陣喘(TTN)轉至新生兒中心照護治療。 -
巴掌天使占總出生人口1.02% 居家照護計畫助早療介入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178為了提供早產兒的家庭支持,降低失能及死亡的風險,國民健康署於今(110)年辦理「低(極低)出生體重兒居家照護試辦計畫」,結合醫療院所建立低(極低)出生體重兒居家照護模式,提供主動、可近、專業且有品質的居家照護服務。 -
預防嬰兒猝死症該趴睡?仰睡? 專家提5不原則解迷思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83根據研究顯示,趴睡是導致嬰兒猝死症的重要危險因素,由於寶寶仰睡時,食道在氣管的下方,吐奶逆流的液體因重力往下方透過吞咽進入食道,不會引起嗆到或窒息的問題,反而是趴睡或側睡,恐因逆流的液體進入氣管機會增加,造成嗆傷或窒息風險大增。因此,家長應特別注意嬰兒睡姿及睡眠環境的安全,才能幫助孩子擁有香甜的睡眠品質,降低意外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