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準媽媽
-
鼻子、眼睛、喉嚨都好癢但篩檢陰性 可能是這病在作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569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施養真表示,過敏性鼻炎是孩童最常見的慢性疾病,小兒過敏性鼻炎於全球發生率約占10-30%,臺灣孩童更高達四到五成飽受此疾病所苦。 -
開放孕婦施打新冠疫苗 準媽媽最關心怎麼選?副作用?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55孕婦納入公費接種第6類對象,且能選擇疫苗,這對準媽媽來說,算是遲來的好消息,但目前台灣有莫德納、AZ兩款疫苗,該打哪個廠牌?哪個孕程不適合接種?會有哪些副作用?最幾天成為產科門診最熱門的話題。 -
孕吐該強迫吃東西? 孕期10大常見問題整理包1次搞懂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7724國民健康署彙整準媽咪常見的10大孕期營養問題並破除迷思,提供給準爸媽參考,幫助孕媽咪了解如何攝取相關營養素,協助吃得下、吃得對,讓寶寶能健康成長發育。 -
乳癌威脅女性健康預防勝治療 1次搞懂乳房超音波檢查
癌症新知 / 乳癌3474目前國健署有補助45歲以上的婦女每2年接受1次「乳房攝影檢查」,而非超音波,因此很多民眾並不知道乳房超音波的重要性。然而,多數台灣女性的乳房是較緻密的,會影響到乳房攝影的判斷率,所以,並不是攝影說沒事就沒事。還有,乳癌是發生率最高的女性癌症,甚至台灣女性的乳癌發生時間還比外國人都還來得早,最好別等到45歲以後才開始檢查,而要在「30而已」的年紀,就開始定期接受乳房超音波檢查。 -
懷孕期間嚴重孕吐 產後罹患憂鬱症風險大幅提高4倍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2790研究在倫敦招募了214位懷孕未滿3個月的婦女,有嚴重孕吐狀況者占半數,她們在前1年都沒有人接受過心理健康方面的治療,研究人員會在這些婦女懷孕的前3個月和生產後6個星期時,對她們進行心理健康狀況的評估。 -
盤點新手爸媽煩惱4大問題 國健署有請專家來解答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731國健署在109年8月8日至109年8月15日針對全台各地的準爸媽們以網路方式蒐集在孕前準備、懷孕照護、產後照護及孕產婦心理健康等4大主題的問卷調查。 -
生產不再像「卡車壓過」 疼痛指數1分也能「自然產」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5004蕭國明表示,以往無痛分娩流程,必須等待子宮頸擴張至4指左右,才能夠使用硬脊膜外麻醉,當子宮頸全開準備生產,就要停止麻醉,讓產婦恢復痛感,能夠腹部用力產出嬰兒,原本用意在於,讓產婦能有痛覺,加上能夠出力,比較容易讓孩子出生,但在臨床經驗來看,生產過程都麻醉,也不會明顯提高風險。 -
孕媽咪別忘體重控制 準媽媽孕期過胖恐影響胎兒腦發育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844研究是由紐約大學Grossman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領導,這項研究將身體質量指數(BMI)與大腦前額葉皮質和前島的變化聯繫在一起,腦部這2個區塊是影響人類決策和行為的關鍵,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自閉症和暴飲暴食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