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清明節
-
擴大醫療量能 北北基桃擴增專責病房、落實輕重症分流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81由於清明節連續假期首日(4月2日)新增160例本土病例,指揮中心重申輕重症與機場社區分流原則。 從1月1日到4月1日共有1370人確診,1367的人為輕症,輕症的比例為99.78%。然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因病患偏多,目前還不適合讓病患在家自行隔離,因此指揮中心重申醫療量能的確保、維護措施。 -
本土+160!清明節連假首日 全台確診暴增404例疫情燒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814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日宣布新增160例本土病例,244例境外移入,其中186人為落地採檢陽性。指揮中心首度用圖卡說明各傳染鏈的人數。 -
輕忽「實聯制」未落實! 莊人祥:違者最重罰1.5萬元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28有鑑於近來疫情升溫,本土病例屢創新高,加上清明連假將至,人流的移動恐加劇疫情。然近來民眾對於防疫措施有明顯輕忽,特別是實聯制部分,因此指揮中心再次強調大家應遵守實聯制。 -
清明掃墓、春遊踏青小心蛇出沒! 遵守4要點預防咬傷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804台灣常見的6大毒蛇咬傷中毒,依其毒性可分為出血性、神經性及混合性3類。毒蛇咬傷症狀嚴重程度會因毒性強度、注入人體毒液量及咬傷部位不同而有差異。 -
春天老是提不起勁犯「春睏」 這2個時段症狀特別明顯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00春睏症狀常集中在上午9至11點和下午3至5點會表現特別明顯。而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現象產生,是因為這段時間分屬人體脾經及膀胱經運行的時間。脾掌管人體的水濕,一旦脾氣虛弱,又受到外濕影響,運化水濕的功能出現問題,造成濕氣滯留的話,就會讓人有重濁疲憊的感覺,還可能伴隨著頭暈、食慾下降、脹氣,以及排便不順等症狀。 -
因應清明連續假期 掃墓、宗教集會活動防疫規範整理包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432清明連假即將到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呼籲民眾應提早掃墓,而宗教遶境的參與者或工作人員需要接種3劑疫苗。 -
新北市抽驗91件清明節食品 發糕驗出防腐劑殘留罰3萬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4114月2日到5日為清明節連假,大家或許已準備好祭祖用的食品。不過新北衛生局抽驗91項食材,發現有「發糕」與「有機甘藍」不合格。
-
體內循環代謝差溼氣難排除 中醫師告誡春夏好發皮膚病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943鄭愛蓮補充,體內循環代謝較差的人,本身體質溼氣較重,加上外部較溼的環境影響,體內溼氣更難去除,此時溼氣就會從皮膚排出,形成溼疹或汗皰疹。春夏交替之際,很多平時控制得當的皮膚病患者,在此時症狀會惡化,皮膚不僅發紅發癢,還冒出小水泡。除了天氣因素,飲食也是關鍵,例如這次清明連假天氣較炎熱,許多人冷飲、冰品不忌口,體內溼氣堆積,溼疹就會更嚴重,因此近期門診的溼疹患者明顯增加。